原子偏析对Cu-X(X=Pb,W,Co)合金团簇结构和性质影响的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元素的表面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原子偏析行为普遍存在于合金团簇升、降温过程中。原子偏析对团簇结构转变以及稳定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原子偏析可引起团簇熔化过程异常,诱导出具有壳层、双晶等异常结构的合金团簇。进而改变团簇性质,使其具有块体材料不具备的异常物理、化学性质。在微电子、光电子和纳米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原子偏析行为受团簇尺寸、原子数比例、掺入位置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镶嵌原子势模拟了不同初始构型的Cu-X(Pb、W、Co)双金属团簇升、降温过程,采用能量变化、团簇快照、对相关分布函数、HA指数等方法分析原子偏析对团簇的稳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诱导团簇熔化异常特性等,揭示偏析对双金属团簇热力学过程及其微观结构演化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控制原子偏析行为诱导具有异常特性的团簇结构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Cu-Pb和Cu-W团簇升温过程中发现:低表面能原子在升温过程中向外偏析,高表面能原子向内偏析。在偏析过程中,团簇初始结构被破坏,偏析结束后团簇转变为新的稳定结构,同时平均原子能量随温度升高出现异常变化。   2.在进一步的分层掺杂偏析原子的研究中发现原子偏析位置诱导出团簇熔化异常。因此,团簇的异常熔化不仅可以通过双金属团簇的分布来调节,而且还可以通过团簇的成分来进行调节,这为双金属纳米团簇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3.在(CuCo)309团簇冷却过程中,我们将Cu原子含量为0-100%(增量为10%)的(CuCo)309团簇按0.5 K/ps的速度从2000 K冷却至200 K。采用结构的快照图、对分布函数及HA指数分析分析了200 K时的团簇稳定结构。研究发现:Cu的浓度对Cu-Co冷却后的结构形成有明显影响,10%-20%和50%-90%Cu浓度的(CuCo)309团簇形成了二十面体结构,30%Cu浓度的(CuCo)309团簇为hcp结构,40%Cu浓度的(CuCo)309团簇包含hcp和二十面体两种构型;不同比例的Cu原子偏析引起团簇二十面体结构转变点异常。
其他文献
现代大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对于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对于国家的振兴和昌盛,对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国要实
反射声波层析成像在观测方式上更便捷,对于观测条件及观测物体没有要求,是一种无损检测方式,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但由于其观测方式有限、反射界面位置形状的不确定性、速
高中生的思想素质能够影响高中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高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使每一位高中学生都能够成为
近些年来,随着超短脉冲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实验室中已能获得阿秒级脉宽的亚周期超短脉冲。在超短脉冲领域,仍然蕴藏着很多新物理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现有的理论中,常用的载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Li3M(BH4)4(M=Na, K, Mg, Ca)的电子结构对储氢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Na、K掺杂化合物Li1-xMxBH4(M=Na, K; x=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