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流程再造理论,将现有的AMI救护工作打破重组,构建院内AMI急救护理流程。并验证其在加速AMI病人确诊、缩短AMI病人急救延迟时间、改善急救效率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将AMI急救护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并为AMI救护工作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学依据。方法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指导,设计科学的再造工作框架,并构建院内AMI急救护理流程。综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临床考察等方法将院内AMI急诊救护工作简化建模,并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流程分析,再结合半结构访谈结果构建流程初稿。对流程初稿进行持续改进,通过预试验改善流程的实际操作性、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提高流程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最终形成院内AMI急救护理流程。通过临床实证评价院内AMI急救护理流程应用效果。采用类实验研究法,将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急诊AMI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2017年1-5月,76例)和实证组(2017年8月-2018年2月,76例),比较再造流程应用前后AMI病人的各个重要急救时间节点,分析急救效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实证组相比较,实证组病人的进大门到完成心电图(Door to Electrocardiogram,D to ECG)时间缩短(P<0.05)、进大门到心电图诊断(D to ECG诊断)时间缩短(P<0.05)、进大门到完成心肌肌钙蛋白检测(Door to Troponin,D to Tn I)时间缩短(P<0.05)、急诊停留时间缩短(P<0.05)、进大门到球囊扩张(Door to Balloon,D to B)时间缩短(P<0.05)。两组病人的D to B达标率存在差异,实证组(88.2%)提高近20%。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实用的、可靠的、可推广应用的院内AMI急救护理流程。本研究所构建的流程使救护工作得到简化,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消除,责任制护理分工明确,有效提高护士急救效率,加快病人诊断,缩短病人急救延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