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农户水稻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三县市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54753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业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与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将农业机械化纳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工程。现阶段,探索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化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服务相关文献,并结合农户行为理论、成本交易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确定研究框架。在简要分析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服务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东阳市、龙游县和海盐三个县市作为调研地区,深入农户,以问卷和访谈形式获取户主个人情况、家庭基本状况、生产经营状况、生产环节机械化服务选择情况等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交叉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影响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化服务行为的个人家庭、生产经营面积、土地和外部环境等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和多元线性模型来分别验证分析农户各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服务行为以及农户整个生产过程采用机械化服务程度。得出以下结论: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机手的经历、家庭拥有农机数量、土地破碎化程度、家庭经营面积和地域差异对水稻种植农户采用机械化服务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在育秧、插秧、施肥和烘干环节以及生产全过程中,种植面积与农户采用机械化服务行为之间满足倒“U”型关系。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改善农业机械化服务环境,二是加强农户和农机服务主体教育培训,三是规范农业机械化服务质量标准,四是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土地被征收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因征地补偿款分配引发的纠纷逐年
由过度消耗化石燃料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引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有研究表明,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释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
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繁荣和绝大多数人民的富裕。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统筹城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