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改进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范围发生的地震灾害中,液化灾害作为地震引起的主要次生灾害,已经越来越多为人们所重视。历史上发生的大地震,均有大面积的液化发生:1976年唐山大地震液化区域范围约为24000平方公里,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液化区域范围约为12000平方公里,2008年汶川大地震液化区域范围约为100000平方公里。因此,对于液化问题的判别预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目前国内关于液化的判别方法,大多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来作为判别指标,对于剪切波速判别液化方法的研究仍然有待开拓,建筑抗震规范中也尚未收录有关判别标准与方法。本文在对剪切波速判别液化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Andrus和Stokoe于1997年整理出的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有的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及判别成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剪切波速液化判别的双曲线模型和概率模型,建立基于剪切波速的极限状态方程,分别对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1.针对上世纪世界范围内典型地震产生的剪切波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来源,分析其构成,为分析与完善现有液化判别方法提供基础。2.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剪切波速的液化判别法分别进行介绍与讨论,并将搜集整理的数据样本带入各个公式进行回判,对判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在介绍国内外七种判别法且对比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新的双曲线模型公式。并继续运用搜集整理的数据样本对新公式的可靠性进行回判分析。4.在介绍国内外七种判别法且对比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利用液化概率的对数回归方程,并提出基于scriV?CSR关系的概率模型公式,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
其他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简称PC钢棒,是采用低合金钢热轧盘条为原料,经机械除锈、冷拔加工成型,再经淬火和回火热处理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强钢筋。根据PC钢棒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学位
学位
目前,火力发电厂机组的容量和尺寸日趋增大,所需的冷却水量及循环水泵的规模也随之增大,这容易引起多台机组运行引发循环水泵房的共振。这种普遍出现在某些工作区域内机组振
学位
生命线工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地震时,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因此,其
斜拉结构作为一种大跨空间结构,因其跨越能力强、受力合理、造型优美等优点受到重视和应用,但也因跨度大、结构轻柔等特点对竖向地震作用及风荷载较为敏感,把握斜拉结构的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由于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剪力墙作为建筑结构中的一种主要抗侧力体系,改善剪力墙
变厚度网壳结构具有结构构造规律、跨度大和经济性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它的研究仍然很少。空间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大多都采用满应力优化技术进行结构
目前,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工作性状的研究,大多通过模型试验或原位试验分析以及在种种假设条件下的理论研究来进行。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错综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随机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