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视角下校园暴力报道的媒介呈现——以“中青在线”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暴力频发,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校园暴力折射出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问题和偏差,在社会上,除了通过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传统的社会文化习惯,学校的管理规则和家庭教育来控制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外,大众传播工具也是当代学生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方式,大众传播对于学生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态度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健康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中青在线校园暴力报道进行研究,分析了一个以学生群体为主要受众和报道主体的新闻门户网站在校园暴力报道中心理健康因素的呈现情况,以期对之后的媒体报道产生借鉴作用或警示效应,也为校园暴力报道的研究提供m个新的视野。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坦卡德的框架清单和费瑞斯的特殊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报道进行进行内容分析,对情感框架,认知框架,道德框架和社会支持框架四个心理健康相关框架进行具体文本分析,发现中青在线校园暴力报道中有关心理健康报道呈现的特征有: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由弱变强,精英意识凸显,热点事件广容化式集中展现,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图谱景观,四种框架灵活运用、在具体阐述中实现了从微观事件到宏观主题的升华,对心理健康的传播因事利导,态度引导由中道原则向弱者预先平衡原则过度,并对报道中有待提升的空间进行思考,提出相应建议。
其他文献
胡乔木作为新中国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职务,指导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新闻活动都是同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新闻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多元性、开放性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从网络获取新闻资讯,促使网络媒体得到了前所未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和南方报业集团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再现的媒介逻辑、媒体视角、叙事模式、话语方法、符码选择等内容的分析,考察代表主流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再
戏曲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曾经经历过辉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戏曲在当代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广播的发展,使戏曲传播具备了声音传播功能;戏曲和电影的结合使戏曲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与它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是指文化企业在明确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在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双
麦可思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在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按此比例推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