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巢曲霉中钙信号系统中三种新蛋白MidA、CchA及ActnA的可调控启动子替换、荧光标记和功能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sm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性生长是真核生物的一个主要特征。钙信号途径参与了细胞极性的建立和维持进程的调节。对于一些真菌的研究表明,CchA、MidA、ActnA 这三种蛋白都参与了钙信号的调节作用。然而,在构巢曲霉内,这三种蛋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利用先进的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和基因替代的方法,构建了带有酒精启动子调控、荧光蛋白标记的构巢曲霉同源整合菌株。CchA、MidA 缺失的菌株,菌落生长速度受到一定的抑制。利用钙通道螯合剂处理这两个突变菌株后,菌落生长速度受抑制的现象更加明显;增加钙离子浓度后,菌落生长速度有所加快。这表明CchA、MidA 很可能是钙通道蛋白。由于两者突变后表型类似,我们推测两者可能是两条不同的钙通道,有补充叠加的作用。用CFP 标记MidA的菌株其荧光在孢子和整个菌丝内都有分布,但在孢子的膜上较弱,菌丝内也较弥散;   而用YFP 标记CchA的菌株的荧光集中分布在孢子外侧的膜上,绕孢子呈完整的一圈。这表明这两个蛋白可能都是位于细胞膜上发挥功能的钙通道蛋白。   ActnA 缺失的菌株菌落边缘不整齐,呈扇形,菌丝进行二分叉,这说明ActnA 是与极性生长有关的蛋白。用GFP 标记ActnA的菌株其荧光定位表明该蛋白在菌丝内呈双股平行的丝状分布,这与actin 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有些相似,这表明ActnA 可能是actin的辅肌动蛋白,他们共同参与极性的调节。我们推测ActnA还可能参与钙信号途径,ActnA的突变也影响钙信号,从而破坏actin的结构,使突变菌株极性部分破坏。在构巢曲霉内,对钙信号系统中CchA、MidA、ActnA这三种蛋白的研究尚属首次,这对进一步研究和了解构巢曲霉内钙信号通路的分子机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正成为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突变体库的构建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序列,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利用Ac/Ds标签系统构建插入突变体库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本研究将玉米转座子Ac和Ds分别导入粳稻品种盐稻8号基因组,利用Ds的可控异源转座,构建
数值模拟作为河流模拟领域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一维模型可以给出长河段的长期变形,并已经成功用于水库长期淤积计算、河道长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