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这次危机比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来势更猛,影响更广,对我国经济的危害更深。我国资本市场泡沫破裂,股票价格指数从6000多点的高位一路跌到1664.39点,沪深两市的市值在2008年一年时间内蒸发了62.9%。为了稳定经济,我国金融政策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较快的上涨。2010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同时房地产泡沫问题加剧,股市也一路低走,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当前美国次贷危机余波未平,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汹涌袭来,国内货币政策目标在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博弈。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调控资产价格,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作为切入点,对我国资产价格传导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通过积极发挥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参考文献综述、框架结构安排以及创新和不足。第二章具体阐述了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第三章通过建立VAR模型与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实证检验。第四章针对前一章分析的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提高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是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通畅,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传导都受到了阻力和障碍,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对资产价格传导渠道进行疏通,提高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