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村学校体育的状况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条件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切实搞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是实现《全民健身纲要计划》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它对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确保“健康第一”,促进整个社会的大力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吉林市农村地区乌拉街满足中学、乌拉街卢家中学、乌拉街学古中学、大口钦23中、缸窑6中、学吉舒矿九中、溪河19中、乌拉街汪屯六中、江密峰11中学等20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具体分析,从中发现吉林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体育教学实施状况令人担忧;体育师资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严重不足;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不够。2影响吉林市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有: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各级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传统的“重智轻体”的思想;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体育经费、场地与器材的情况;体育师资状况;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状况和参与状况。3解决影响吉林市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各级行政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工作,加强素质教育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加体育经费,改善体育活动场馆条件,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师资培养,在现有条件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学校体育,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农村学校的地域特点,自发研制课堂体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也能爱好体育运动,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才能加快吉林市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