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红松生长释放判定及解释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阔叶红松林是分布在北温带的一种典型的森林类型,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自我维持能力强等特点。是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生态系统。近年来阔叶红松林在不断的退化,干扰是其退化的主要因素,了解过去的干扰历史对于保护和恢复好这片原生森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研究主要在黑龙江省红松分布的北、中、南界,即黑河、伊春、牡丹江三地区的国家自然保护区试验区的阔叶红松林内分别随机设置3个样方,对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0 cm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进行样芯采集。经交叉定年(cross-dating)和轮宽测量等预处理后,采用生长变化百分率(percent growth change)与前一年径向生长(prior growth)的相互关系建立生长释放界限标准曲线(boundary line release criteria),并分析解释红松的生长释放事件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受前一年的径向生长的影响,三样点红松生长变化百分率序列整体上比轮宽序列变化规则,轮宽序列出现峰值或谷值的年份生长变化百分率序列不一定为相应峰值或谷值。黑河几乎所有红松样本都有过至少1次释放,单株平均释放个数为2.75次,且87.5%的样本有过至少1次主要释放;释放事件的年份主要发生在1930-1960和1970-1990两个时间段内,这与原始轮宽序列变化相吻合。牡丹江红松的主要释放期为1915-1940、1960-1970和1990-2003三个时间段,平均单株释放个数是2.07次,且82.8%的牡丹江样本有过1次以上主要释放事件。伊春所采集的红松样本,无论总峰值数、达到释放界限的峰值数还是持续5年及5年以上的释放事件个数平均都略多于前两个采样点。在伊春红松的全部297个峰值中,117个达到释放界限标准,且持续5年及5年以上增强趋势的释放事件有90个,分别为57个中度释放和33个主要释放。从释放事件发生的年份来看,1910-1950年是伊春保护区红松最显著的释放期,此期间25个样本中总共出现36个释放事件,包括23个中度释放和13个主要释放。另外一个较显著的释放期在1840-1880年间,共出现22个释放事件。1960-1970和1980-1990年间的释放事件相对来说比较少,分别为7个和9个,但仍在总释放事件个数中占有不小的比例。通过对样方中幼树的更新状况、树木年轮相关系数与个体间距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风、火等干扰产生的林窗、微环境变化可能是黑河、伊春红松产生部分生长释放的原因。牡丹江微环境对某些红松释放事件虽也有影响,但并非是其释放的主要原因。通过气候因子(温度、降水)与各年表的相关分析得出:三样点红松生长分别与当地温度或降水变化呈一定相关性,各释放期释放事件的产生也和温度或降水的变化呈显著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科学管理的排头兵,丰满水电站创造的“百件事故预想活动”使之成为我国现行安全生产规程的奠基者,“百件事故预想”也成为电力行业危机管理的里程碑。丰
交际能力的培养日渐成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交际教学法的引入是我国外语教学法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高校法语听力课堂中合理运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推进
创新驱动背景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要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五大驱动着眼,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
据介绍,近年来,广西水产畜牧部门高度重视行业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持治理与转型并重,全力打赢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据统计,目前广西共有319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通过
研究了影响多相流态化各个参数(包括全床平均气含率、全床平均固含率和液体循环量)的因素,细致地讨论了气液两相及固体颗粒加入时,气含率、液体循环量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实
定西市安定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依据“源于自然,还原自然”的思路,紧紧围绕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将植被恢复技术与调整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农村基础设施
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临时占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区、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区等各类临时占地面积的估算方
根据G.W.Swift的著作,进一步推导出了相应的热声理论公式。通过实验,分析了典型Rijke热声管的发声特性,并首次涉及了该问题的某些非线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