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家认同的媒介建构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关注互联网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建构,将中美贸易摩擦作为观察以上问题的一个“热点时刻”,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及其新媒体端“侠客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与话语分析法,探讨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党媒如何进行国家认同建构,这一行为在传统媒体端与新媒体端表现出怎样的差异,如何理解这些调适性变化,以揭示出执政党在互联网背景下建构国家认同的努力。研究发现,在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上,《人民日报》与“侠客岛”均存在差异,二者有不同的分工。《人民日报》侧重短消息和通讯,注重及时传递事件进展与各方观点意见,而“侠客岛”多使用分析性长篇报道和评论。《人民日报》多借用世界“他者”对中国表示支持,而“侠客岛”多对中国“自我”进行直接肯定。在报道情感倾向上,无论是党媒还是其新媒体端,强硬表达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但中立、温和表达已呈现超过强制表达的趋势。研究分析了《人民日报》与“侠客岛”使用话语建构意义的过程,发现《人民日报》通过三个“诠释包裹”所建构出的国家认同话语内核是,贸易战的过错方是美国,美国破坏了国际秩序,中国被迫卷入其中,不得不自卫反击,以维持国际秩序稳定,中国是正义的反击者。而“侠客岛”通过三个“诠释包裹”所建构出的国家认同话语核心是,美国故意发起贸易战,中国不能怯弱,必须应战,并且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前者在国家认同建构时采取一种较为被动和含蓄的表达,而后者采用的是一种较为客观、主动和直接的表达。这些发现表明,在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执政党采取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国家认同建构方式,执政党机关报与其新媒体端承担不同功能,相互配合。在国家认同建构的过程中,新媒体端对传统机关报话语进行整合再创作化呈现,增添人性化色彩,在不偏离国家话语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吸收网络民族主义话语元素,与民间话语进行反馈性互动,实现执政党在网络空间中对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的重建。
其他文献
<正>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曾提到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这一历史功绩。达尔文是怎样研究物种起源和创立科学进化论的?现在我们来回顾这段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一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社会资源的知晓和利用情况,分析患者和家庭对社会资源知晓及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3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北京
近几年,我国轮胎行业开始迈向高质量低增速的发展阶段,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监管趋严、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使得行业整合加速,轮胎制造业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和销售这三个方面,其中产品的成本竞争无疑是市场竞争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各轮胎厂要想增强竞争力,必须重点关注产品的成本问题,寻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公司利润的方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很多
政治课虽不是一门技术课程,但它是一门科学,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在政治课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也要承认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强,相对单调的学科。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