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根痛饮”膏方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且是否能降低PETD术后残留症状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寻找更好中西医治疗方式。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06月至2019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科住院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根痛饮”膏方联合PETD治疗(术后第1天口服膏方,每日3次,每次20g,连服14天);对照组单纯采用PETD治疗。两组患者均跟踪随访4周,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4周的VAS、JOA、ODI评分及术后4周残留症状病例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总体疗效情况(改良Mac Nab疗效评分),然后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每组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对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周与2周、术后2周与术后4周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JOA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每组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周与2周、术后2周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观察组改善腰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ODI评分比较:组内对比,每组的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两组的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周与2周、术后2周与术后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DI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观察组的疗效较优于对照组。5.改良Mac Nab疗效比较: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优良率分别为93.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6.术后4周残留症状比较:观察组在术后4周发生残留症状的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6例,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根痛饮”膏方能够降低PETD术后残留症状的发生率。结论:“根痛饮”膏方联合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PETD治疗的疗效,且能够降低PETD术后残留症状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