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国外申请到中国留学的留学生数量也日渐增加,为此,深入研究国际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科琳·沃德(Colleen Ward)等人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理论以及威廉·古迪孔斯特(William Gudykunst)的沟通模式和分类形式为基础,通过微信网络平台方式进行发放问卷,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分析,旨在观察国际留学生在中国高校的学术适应、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现状,探究学术适应与心理适应、跨文化适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目前国际留学生存在的某些不适应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术适应方面,国际留学生适应能力较好,但对课上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国际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能力较弱,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因饮食文化及特殊节日或斋禁期间的民族习惯等难于适应留学地的统一课业作息;在心理适应方面,根据心理健康16PF量表对国际留学生知、情、行进行评估,发现一些留学生存在心理适应困难的问题,表现为:孤寂、睡眠不好、思念亲人等。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本文认为国际留学生的学术追求、在地新建人际关系、交流形式及宗教信仰等与跨文化适应具有很大相关性,是否具有留学地的相关文化知识储备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呈明显的正相关。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存在的文化、心理等适应弱的问题,提出高校管理者一方面需要了解国际留学生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对国际留学生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爱;另一方面,增设跨文化培训组织,通过语言培训和社会文化培训,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制度和管理特点,帮助国际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本土生活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改善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进而促进国际留学生本人的学术适应,保证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其他文献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元素含量进行测量,参考JJF1059.1-2012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详细评定。通过评定结果可知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现场采样和样品制备两个方面。
黄淮海平原农区是我国农村空心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区内科学推进空心村整治进而实现"增地、稳粮、促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本文以区内河南郸城的赤村和王村为例,基于座
主要着眼于绩效管理为医院全成本核算带来的优势,分析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建议,希望对医院加强管理经营、节约成本、获得可持续
人们常说,“女人不可百日无糖”。其实,对于所有老人,尤其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的老人,红糖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正>INTRODUCTION引言Thierry Sanjuan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中国城市的研究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本次采访以中国城市的发展为主线,分别就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中国
近年来,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屡屡登陆电视荧屏,这些电视剧中闪烁的人性光辉和文艺情怀,吸引了大批观众,广受好评。近日,由严歌苓编剧电视剧《剧场》在北京卫视和陕西卫视热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