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百合叶片再生和SOD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花姿雅致,青翠娟秀,花茎挺拔,是点缀庭园、盆栽与切花的名贵花卉。百合鳞茎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是重要的食品和药用植物。 植物总是处于环境胁迫之中,它们严重影响着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提高植物体内Mn-SOD活性是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Mn-SOD基因导入麝香百合的‘white elegance’品种中,获得转化完整植株,选育具有高抗逆性的百合新品种。 以麝香百合优良品种‘white elegance’组培苗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6-BA和NAA为试验因子,筛选出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离体叶片再生的理想培养基,即MS+6-BA1.0—2.0mg/L+NAA0.2mg/L+蔗糖30g/L。同时,研究了叶片的不同部位、叶片切断大小因素等对叶片再生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百合叶片再生体系,从而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百合叶片再生体系。另外,以叶片再生不定芽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激素组合对百合增殖和生根的研究。 在建立麝香百合叶片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Mn-SOD基因转化中影响叶片转化效率的多种因素,包括Kan浓度、抑菌素浓度、浸染菌液等,从而确立了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的遗传转化体系。选取生长健壮5~8mm长的百合叶片基部用于农杆菌的转化,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EHA105浸染10min,置于分化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d,冲洗干净后,转接到选择分化培养基中。培养6~7周后,分化出抗性不定芽,继而伸长并在基部形成小鳞茎(小子球)。培养60天左右可形成具有叶片及小鳞茎的苗,及时将幼苗转接到抗性增殖培养基中,待抗性苗伸长到5—6cm后,将其转接于抗性生根培养基中,3~4周后可获得转化完整植株。经GUS检测,GUS标记基因得以表达。
其他文献
在比较代数式大小时,我发现主要  有两种方法,一是特殊值法,二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下面我就来谈谈我是如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代数式大小的。  请看这道题:已知x
期刊
荔枝(Litchi chinesis Sonn)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Sonn),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一种亚热带果树。由于离体培养比较困难,使得荔枝体胚发生和种质离体保存研究进展缓慢。作
对于等号(“=”)与不等号(“>”“<”),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使用了.你知道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这些符号的吗?它们是怎么演变而来的?rn在15、16世纪的数学公式中,人们用词
期刊
以假单性结实型无核葡萄品种作母本,以欧洲葡萄(V. vinifera L.)与中国野生山葡萄杂种 F1优株、欧亚种无核品种作父本杂交,设计9个杂交组合,利用胚挽救技术进行无核葡萄新种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