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花姿雅致,青翠娟秀,花茎挺拔,是点缀庭园、盆栽与切花的名贵花卉。百合鳞茎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是重要的食品和药用植物。 植物总是处于环境胁迫之中,它们严重影响着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提高植物体内Mn-SOD活性是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Mn-SOD基因导入麝香百合的‘white elegance’品种中,获得转化完整植株,选育具有高抗逆性的百合新品种。 以麝香百合优良品种‘white elegance’组培苗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6-BA和NAA为试验因子,筛选出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离体叶片再生的理想培养基,即MS+6-BA1.0—2.0mg/L+NAA0.2mg/L+蔗糖30g/L。同时,研究了叶片的不同部位、叶片切断大小因素等对叶片再生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百合叶片再生体系,从而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百合叶片再生体系。另外,以叶片再生不定芽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激素组合对百合增殖和生根的研究。 在建立麝香百合叶片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Mn-SOD基因转化中影响叶片转化效率的多种因素,包括Kan浓度、抑菌素浓度、浸染菌液等,从而确立了麝香百合‘white elegance’的遗传转化体系。选取生长健壮5~8mm长的百合叶片基部用于农杆菌的转化,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EHA105浸染10min,置于分化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d,冲洗干净后,转接到选择分化培养基中。培养6~7周后,分化出抗性不定芽,继而伸长并在基部形成小鳞茎(小子球)。培养60天左右可形成具有叶片及小鳞茎的苗,及时将幼苗转接到抗性增殖培养基中,待抗性苗伸长到5—6cm后,将其转接于抗性生根培养基中,3~4周后可获得转化完整植株。经GUS检测,GUS标记基因得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