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近场对人体作用的电磁剂量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了在频率为900MHz的手机的辐射近场作用下人体内的场强和比吸收率SAR的分布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编制了FDTD软件,选Mur二阶吸收边界条件,并验证了此软件的正确性.其次,将对称振子近场分布的解析解结果和用本FDTD软件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软件计算天线辐射近场特性的有效性,并建立了λ/4长的单极天线手机模型,计算了该单极天线在自由空间中的辐射近场特性.再次,建立了分辨率为4.25mm的非均匀的实际人头电磁模型,建模过程中采用了图像处理技术.最后计算了手机位于人体的不同位置时人体内的场和SAR分布.计算过程中手机分别位于人体的耳侧和额面正前方,采用了实际人头模型和多层非均匀球形人头模型.结果表明:SAR最大值出现在靠近天线馈电点的横断面层中;局部SAR差异很大;手机与人体相距1.5cm时的局部SAR超过IEEEC95.1-1992规定的限值;手机与人体相距5.0cm时人体内的SAR值很小,已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任何伤害.
其他文献
该文结合宝钢一钢不锈钢生产的流程,通过对AOD-VOD不锈钢冶炼过程的数学模拟,探明了脱碳反应行为、钢液中铬氧化行为及炉气行为,并且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模拟不同冶炼条件下的
目前,中国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的面积逐渐扩大,但其标准化的肥料供给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由于钾素施用量对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的营养生理作用研究不甚系统,使得钾肥的量化施用难以实
超声图象(Ultrasonic Image)的质量(就分辨力等而言)仍远远不如其他影象技术。要实现医学超声成象技术的突破,需要在成象机理上下功夫。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产生了巨量的基因组信息。分析这些信息是人类基因组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个工作,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识别是一个难点。为了从基因
与超极化率(β)大的主色分子接枝的高聚物作为波导材料在响应速度、加工性能、稳定性和价格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自从1991年首例光学(NLO)聚酰亚胺报道以来,有机NLO聚酰亚胺
学位
细胞拥有并表达着一系列分子识别元件,如受体、离子通道、酶等,这些分子都可以作为靶分析物,当它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时,就按照固有的活细胞生理机制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活动。以活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