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该理论摆脱了传统上从纯粹语言学层面去探讨翻译,关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权力差异对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文化殖民中,翻译可以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实施文化殖民的手段,也可以是弱势文化抵抗强势文化的解殖民渠道,最终体现在翻译策略的使用上。目前,对该理论的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比较新的探索。 Nigel Wiseman是著名的中医翻译家,从事中医英译已长达30年之久,发表了大量相关的学术作品。他是唯一一位已经制定并出版了一套完整的中医术语英文词汇的西方人,而他的词汇是迄今出版的中医英文词汇数量中规模最大的。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还没有人结合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他进行过探讨。 本文对Wiseman的中医翻译理论相关作品进行讨论,可以将其翻译理论归纳为三点:保留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应用系统化的翻译模式;采用源语导向的翻译策略。结合Wiseman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对穴位名称的翻译文本进行分析,他的译文在很大程度上传递了中医文化,起到了解殖民的作用。Wiseman具有特殊的跨文化背景,即教育背景、生活背景和工作背景,这使他在翻译中选择了中国的文化立场。他的文化立场可以体现在文本选择和翻译动机上,并最终在源语导向的翻译策略中反映出来。 Wiseman的翻译实践对中医翻译的意义在于:中国应该掌握中医翻译的话语权,重视中医文化的输出,并采用异化为主,杂合为辅的策略。他的理论为今后的中医翻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在促进中医文化传播方面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