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户生产经营结构出现多元化格局,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而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体系和制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面对新的形势,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户多样化的技术需求,导致农业推广效率低下。
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影响农户采用技术的各种因素,并从农业推广体系内部中找到导致推广效率低下的制度和深层次原因,从而为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提供实证依据,使之能够真正满足农户的技术需求。
本文在理论部分,运用发展经济学、技术诱导理论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户技术采用进行分析;在实证部分,根据内蒙古武川县三个村抽样调查的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采用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因素进行参数估计。
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用技术与农户年龄、耕地面积、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非农收入比重及农业贷款等因素有较显著关系,其中农技部门的指导和培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表明农业推广部门对农户采用技术起着较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同时客观上要求其加强和改进工作,提高推广效率。根据调查结果,农业推广部门在对农户技术指导的工作上相当的薄弱(这一点应当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这与农业推广机构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经费短缺有直接关系,因此,改革农业推广体系和其内在机制已势在必行。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政策建议: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多渠道多元化推广、建立信息“双向传输”机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