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业是整个社会的先导产业,“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的快慢关乎着整个“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进程,因此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程度备受关注。本文以均衡性、相似性、协调性三个要素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模型,同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信息一体化、人力资源一体化、政策制度一体化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体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全文从纵横两方面对一体化程度进行了评价,首先以2016年数据为例,横向评价了京津冀一体化政策正式提出两年多以来,物流一体化建设进程;接着选取2011-2016年间数据(1),纵向比较了历年来京津冀地区物流一体化程度。全文围绕“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程度”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论证,通过大量阅读现有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界研究大多集中于区域一体化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者非常少,加之京津冀一体化提出时间较短,因此从实证领域研究者更少之甚少。所以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据此总结提炼出基础设施、信息化、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四大方面作为评价指标的基础。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评价,对每项评价指标进行了指数化处理,分别计算每项指标的均衡指数、结构相似指数和协调指数,根据不同指标的计算结果,得出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目前进展较好的方面和有待提高的方面。最后,通过模糊物元模型,通过MATLAB对数据进行欧式贴近度分析,计算历年来物流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实证计算,分析得出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程度在逐年提升,尤其是从2014年国家正式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政策以来,一体化程度提升幅度增加,但截至到2016年末,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刚刚跨越了准备阶段,迈向起步阶段。因此,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在今后投入巨大的精力,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