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正式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背景下,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建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找理论依据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有着关于农民教育的丰富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对于农民阶级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科技教育,而当前我国农村的文化、观念、人员素质等软环境离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农村教育革新是改善农村软环境的基本途径。必须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从源头上提升农民素质;抓好精神文明教育,提升农村人文环境;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创建良好政治环境;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创造良好人居环境。马克思主义中有着关于农业发展的丰富思想,并把农村生产力发展看成是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要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基础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一方面要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中有着关于农村体制改革的丰富思想,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典范。目前,农村许多关系长远发展、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急需通过改革来给予解决。为此,应将土地问题作为农村体制改革的核心,将乡镇体制改革作为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将农村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其体制改革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