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强关联急险滩群整治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滩、险滩在我国的山区河流中普遍存在。特别是由多个滩险、多类滩型组成的复杂滩群,滩与滩之间互相影响,治理起来难度大,急、险滩群水流条件更为复杂,治理难度更大。考虑滩群各滩间的关联特性、关联程度,寻找其间关联度的表达方法,再与传统的航道整治方法结合,形成解决强关联急险滩群普适的分析和整治方法很有必要。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澜沧江三道拐~漫丙~鬼门关急、险滩群河段,开展急、险滩群的滩间关联强度的理论分析和整治措施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有:(1)建立了适合于澜沧江急险滩群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应用现有的二维平面水流数学模型,针对研究滩段地形、水文等资料,通过水位、流速的细致验证计算,调整网格密度、糙率等参数,使模型能较好模拟该河段的水流特性。(2)通过调研分析和系列工况的水流特性模拟,分析总结了滩险特性及成因、碍航程度等。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9级流量的流场计算,结合河道地形、航道尺度等,详细分析了滩段的水流条件、碍航特性及滩险特性。发现碍航的主要原因是弯、窄致航道尺度不足,主要体现为弯、窄、对口突嘴、单口突嘴等基岩险滩9处;其次是坡陡流急的急滩1处,出现在曼丙进口段。(3)应用灰色系统和摄小扰动原理,通过滩点间灰色关联度计算,获得了滩群各滩点之间的关联度变化规律。对研究河段出现的急、险滩进行了分类和编号,利用灰色系统原理和摄小扰动原理,通过改变下游控制断面水位形成微小变化,得到的9组滩点的水位值,并对这9组数据分别取5、6、7、8、9组对各个滩点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发现滩群的关联度随着滩的间距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数据组数的增加,固定滩之间的关联度趋于一个定值,定量的给出了各个滩与其他滩的关联度。(4)通过单滩的系列疏炸方式的水流特性模拟,提出了强关联滩的判定方法和滩点的强相关特征值。对每个滩险进行了单滩的纯疏炸整治方式计算,筛选出适合每个滩点单的不同的疏炸方案,通过对得到的整治后的水位变化值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研究河段的强关联滩的判定方法,与关联度计算相结合,提出了滩点的强相关特征值,如果已知滩点的强相关特征值和范围及最大和最小的水位变化,可以通过公式反推出其中间段的水位的变化,差距在10%以内。(5)基于强关联滩间的关联度理论分析和壅水方式优化,提出了“面疏底抬”整治方法,可明显降低滩间的水位影响。以单滩的纯疏浚方案为基础进行整体方案的研究,通过强关联滩的理论分析调整整治建筑物的布置位置,优化方案得到方案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曼丙段的水位,提出了“面疏底抬”的整治方法,并具体指出了这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挖填深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方案比较分析,推荐使用采用了“面疏底抬”方法的方案三。
其他文献
平煤股份四矿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唯一一家四组九层联合开采矿井.煤层间存在复杂压茬关系,保护煤柱上下重叠布置。两翼多煤层同时开采,导致应力复杂多变、相互叠加,尤其是随着矿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5年4月7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经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