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探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除序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五部分,全文约3万字。 第一部分: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范围 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沿革情况的前后比较,对九七刑法规定的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范围分两大类:本国家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界定,并就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认定。 第二部分: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公款”之界定 对涉及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公款”有争议的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探讨 对挪用公款罪客观方面包含的“挪”和“用”两个过程进行探讨,重点探讨了在“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并对“挪而未用”的行为定性为犯罪中止或未遂。 第四部分:公款使用人的共犯责任 对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使用人的范围进行界定,认定了使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的三个条件,并就追究使用人的刑事责任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作了探讨。 第五部分:挪用公款罪的有关量刑问题探讨 对涉及挪用公款罪量刑方面的两个情节进行探讨。 其中第一、三部分为本文重点。
其他文献
引  言2000年7~9月,作为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的客座教授,我和夫人在京都市的一个平民住宅小区里生活了三个月。这个小区位于伏见区石田森町,名为醍醐石田住宅小区,交通很方便
强调紧急状态下的人权保障,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人权保障不是绝对的。紧急状态下人权受到限制有其合理性依据,即:限制人权是为了保障人权。其次,虽然紧急状态下紧急权力的行使在某种
在世界贫困状况不断恶化、贫困人数呈上升趋势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扶贫成就令人瞩目,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誉之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典范","中国的奇迹".世界银
有交易即有风险,有风险存在即需要有担保。换言之,债的担保制度,是与交易行为相伴生的制度。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并完善着担保的方式。包括动产抵押在内的实物担保方式,
该文的目的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保护创意的有效方法.首先,该文从创意的形态入手,分析它与思想、智力成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该文所探讨的创意作了界定,并从法理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