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发育模式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西部凹陷作为我国陆相页岩油研究重点区域,页岩油发育地质条件良好。论文以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综合钻、测、录井资料和样品实验测试等方法手段,探讨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构造沉积背景、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和储层物性特征,对页岩油的形成地质条件、含油率及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综合应用多因素叠合法优选出页岩油发育有利区。(1)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深湖-半深湖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湾亚相中,厚度在30m-150m之间,具有分布广、累计厚度大、沉积相变快的特点。页岩类型以黏土型页岩相、长英型页岩相、灰质/云质混合页岩相为主,其中,具纹层结构的黏土型页岩和混合型(含碳酸盐质)页岩是有利岩相。页岩埋深大致在2000m-4500m之间,页岩油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条件。(2)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油具有良好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集物性条件。研究区沙三、沙四段页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TOC在1%-4%之间)。热演化程度适中(Ro在0.4%-1.2%之间),处于生油高峰期。页岩岩石矿物成分以黏土为主,黏土矿物含量在40%-60%之间,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粒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较发育,提供了良好的页岩油储集空间。页岩储层有效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均较低,受裂缝发育影响变化大。(3)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含油率在0.14%-8.07%之间,平均为1.39%,其中沙四段页岩含油率明显高于沙三段。页岩油发育受岩相、有机质类型和丰度、热成熟度和孔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研究区页岩油发育模式,认为清水洼陷等埋深较大的区域具有从页岩气-页岩凝析油气-页岩油的发育规律,而在陈家洼陷等埋深较小的地区具有页岩凝析油气-页岩油的发育特征。(4)对研究区页岩油有利选区方法和标准进行改进,综合考虑泥页岩发育地质条件,以泥页岩沉积相、空间展布、地化特征等参数作为有利区优选条件。其中,西部凹陷沙三段页岩油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陈家、盘山及清水等洼陷,沙四段页岩油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牛心坨洼陷和高升等地区。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为我国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文圪乞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就位于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承德-固阳深断裂带上,区域地质背景复杂,构造运动强烈,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该研究区的地层、岩体和矿体。因为该区是“流体晶矿物组合”提出的典型例子,所以对该岩体进行岩相学分类和总结,并对黑云母、磷灰石、辉石和角闪石等进行矿物学以及单矿物地球化学对比、分析和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石岩、黑云母辉石岩、角闪辉石岩、角闪石岩,还有比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论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开展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相研究。通过文献调研、野外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查明了沉积相类型,明确了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并预测了岩性圈闭有利目标区。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将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划分为两个长期旋回,自下而上依次命名为LSC1和LSC2层序,又将长期旋回划
本文以具有层状结构的钙基、钠基和锂基蒙脱石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和溶液插层法等技术,使用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阴、阳离子型有机表面活性剂对蒙脱石进行有机改性,制备不同的阴-阳离子型有机蒙脱石,并将得到的阴-阳离子型有机蒙脱石应用在油基钻井液中,探究原料种类、制备工艺对其在油基钻井液中应用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了有机蒙脱石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分散状态及影响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因素。采用X
学位
学位
学位
二硫化钼(MoS2)是典型的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润滑剂和催化剂领域。近年来,二硫化钼也在锂离子电池、储氢材料、光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也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层状二硫化钼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的灵活性,而且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性能,在电子器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具有不同形貌的纳米二硫化钼,通过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