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可注射性新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的实验研究目的:检测可注射性新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与传代分离获取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方法:消化滑膜组织,传代分离以获取滑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氧化葡聚糖,氨基化明胶,配制不同比例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并检测支架的相关参数:凝胶时间、流变性能、溶胀性能及降解性能;接种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于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上,于第3d和7d进行WST-1分析。结果:传代分离获取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孔壁薄,孔径范围为50-200u m,且相邻孔隙间贯通率高;当葡聚糖与明胶比为5:5时,水凝胶成胶最快;流变仪检测在95s时葡聚糖-明胶体系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相等,体系出现凝胶点,发生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表明可注射性新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可通过注射快速成胶;SMSCs在普通细胞培养组(对照组)、7:3、6:4、5:5、4:6和3:7配比的可注射性新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组均可良好生长,WST-1检测发现SMSCs在可注射性新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上随明胶含量及培养时间的增加增殖更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注射性新型葡聚糖-明胶复合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是软骨组织工程中一种良好的材料支架。第二部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五种不同趋化因素作用下迁移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血清、TGF-β3、PDGF-AB、BMP-2、FGF-basic对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含浓度分别是0.1%,0.5%,1.0%,2.00%,5.0%,10.0%,20.0%的血清以及含浓度是50ng/ml的TGF-β3、PDGF-AB、BMP-2、FGF-basic的低糖DMEM作用于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其迁移能力。结果:血清、TGF-β3、PDGF-AB、BMP-2、FGF-basic均可趋化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血清浓度为5.0%时趋化迁移作用较其他浓度组明显,四种生物因子中PDGF-AB的趋化迁移作用较TGF-β3、BMP-2、FGF-basic明显。结论: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可在TGF-β3、PDGF-AB、BMP-2、FGF-basic作用下趋化迁移,其中PDGF-AB的趋化作用最明显,可用于促进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归巢,进行软骨原位再生的修复研究。第三部分葡聚糖-明胶支架复合生物因子成软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和比较SMSCs与复合TGF-β3、PDGF-AB、BMP-2、FGF-basic的葡聚糖-明胶支架在裸鼠体内的成软骨能力。方法:采用3只裸鼠6周龄,每只裸鼠皮下注射分五组:TGF-β3组:TGF-β3复合SMSCs/葡聚糖-明胶支架;PDGF-AB组:PDGF-AB复合SMSCs/葡聚糖-明胶支架:BMP-2组:BMP-2复合SMSCs/葡聚糖-明胶支架:FGF-basic组:FGF-basic复合SMSCs/葡聚糖-明胶支架;对照组:SMSCs/葡聚糖-明胶支架。术后8周处死裸鼠,取出皮下支架组织标本,分别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观察成软骨的情况。结果:新生软骨大体标本呈乳白色类似天然软骨,无红色浸润,质地较强有弹性;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显示TGF-β3组、BMP-2组、FGF-basic组细胞分布均匀,大量软骨样细胞外基质形成,对照组和PDGF-AB组则均呈阴性。结论:葡聚糖-明胶支架注射入裸鼠体内后呈现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因子TGF-β3、BMP-2、FGF-basic比PDGF-AB更能促进体内软骨再生;PDGF-AB和无生物因子在体内成软骨能力上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