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内河水资源丰富,是世界航运大国,2001年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5万亿吨公里,占各种运输方式的52%,而外贸出口货物的84%是通过水路运输完成的。水路运输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对运输模式的选择观念开始不断改变,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内河水路运输现状却与当前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便是运力结构不合理,船舶老龄化严重,内河运力过剩,船型杂乱,平均吨位小。为了让水运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航运企业的活力,使航运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内河运输供求平衡系统的开发研究正是为运力结构调整提供了决策工具,而由于运力运量平衡问题涉及许多因素,描述这些要素必然涉及大量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多年来港航管理部门一直遵循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挂图、表格、统计数据等来进行管理决策,从而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必须为供求平衡规划和港航资源管理寻求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方法和技术。GIS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因为有着多种录入地理数据的方式,高效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维护能力及强大的检索查询功能,为管理过程中实时获取信息和分析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工作台平台和技术。 本论文以中国内河运力运量平衡规划为研究背景,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将前沿的GIS技术与MIS理论有机结合,通过对系统目标与任务,用户需求、数据源的分析,进行了内河运力运量平衡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进行了数据库的概念与逻辑设计,经数据分类、编码等数据预处理,建立了一个包含文本、图形、表格等数据类型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面向对象和控件技术为实现手段,开发出基于GIS的内河运力运量平衡的信息系统,为航运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