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理科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等理科教育的载体和中介桥梁,高等教育课程又对促进高等理科教育改革,提高高等理科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我国高等理科教育自1990年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简称“兰州会议”)之后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理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重大意义。美国的高等理科教育在世界学术和理科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发展较为成熟。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中美高等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以及代表性的理科专业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分学时分布和课程评价等角度对中美两国高等理科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高等理科教育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包括通识课程过重、专业课程比例相对较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不合理,学生自主选择权较小;课程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课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根据分析所得的问题,对比美国高等理科教育的经验,本文尝试提出了如下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根据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要求明确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和高等理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并且是教育目标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载体;调整各部分课程比例,使课程结构趋于合理化;完善课程考核制度,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