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如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随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于2007年10月被中国银监会正式出版,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业务在性质,规模和复杂度上必须能够满足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对操作风险必须有效的识别、评估、检测和控制。自2000年以来,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的金融案件中,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不在少数,这些案件由于损失金额重大所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的学者对操作风险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框架设计与计量模型上,并且起步与国外相比较晚,而将内控的思想贯穿在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中的人比较少,然而内控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对防范操作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两者的关系,对A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的操作风险进行分析,从内控的角度对A银行暴露出的操作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挖掘出了其诸多的深层次原因,诸如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欠佳,内控理念陈旧且措施不佳力,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和信息沟通障碍等。因此,在基于以上分析和挖掘的前提下,本文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当下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各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举措和办法,竭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此之后会针对各国在该领域上有所影响的研究进行整合,并概括本文的主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了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的理论知识,并寻找两者的相关性。第三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现状和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四章对国外先进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介绍,希望其启示能够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现状。第五章和第六章以A银行为例从内控的角度分析操作风险损失案件的成因,相对应的提出了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对策。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