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聚焦于美国中西部小镇及其居民。这些居民由于各种创伤经历而在心理、言行、为人处世上表现出种种令常人以为“畸零人”的样态。事实上,他们怪诞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他们无法言说的、不为人知的过去.安德森通过对这些“畸零人”及其隐藏经历的描摹和再现,揭示了这些人物身上独特的创伤及创伤症候,及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创伤康复过程。 本篇论文试图利用二十世纪盛行的创伤理论及其三要素——源起、症状和康复——分析舍伍德·安德森三部作品中的三类创伤性经历和创伤人物,他们分别是《小城畸人》中的爱情创伤和家庭创伤,《穷白人》中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历史创伤,以及《鸡蛋的胜利》中梦想与实际不可逾越的鸿沟带来的两代人的创伤。这些故事中受创伤的人们大多无法忘怀痛苦的过往经历,深陷于沉默,从而自我隔离,沮丧颓废,不可自拔。种种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为他们的梦靥,使他们无力重塑安全感、重新评判过去,无法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他们试图改变命运,却每每以绝望收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幸运儿,最终迈出了通往康复大道的步伐,而正是这些人为安德森阴沉的创伤主题创作添上了一抹明净的色彩. 此外,安德森创伤化的叙事还有两种功能:可将之看作作者的一种自我独白,作者借助文字对其郁郁寡欢的童年、不尽人意的成年及其他各种不如意的人生遭遇进行一种回顾和反思,以此实现他的自我灵魂救赎。同时,安德森也代表那些被鄙视、被排挤、被忽略的弱势群体,替他们言说无法言说的创伤经历,以此为读者提供直面不幸的勇气和情感的宣泄,由此让同样受创于世事无常的人生困境中的生灵感同身受,加强对共同命运下人类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