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四十回修订过程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一样,也存在着众多不同的版本。现在知道的带有后四十回的版本,主要可分为手抄本、活字本和翻刻本等三大类。诸版本间彼此关联,后出者总是对之前的版本有所修订,或改订错字,或增加情节,或润色语言等,使得后四十回文本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后四十回的手抄本阶段,由于各本之间不断地相互传抄,造成了其抄写情况极为混乱的局面,往往在一个手抄本中可以体现出多个版本来源。杨本(或称梦稿本)就是这样一个本子,从其抄写的字迹中可以明显分辨出,杨本后四十回文字有着原文和改文的区别。改文比之原文,情节设置上更加曲折,人物语言更加丰富,也更加注重对环境氛围的描写和渲染。从修改符号的指示趋势来看,可以断定改文是对原文的修订。杨本的修改是将后四十回两种以上的抄本综合抄录,并择善而从,体现出了一种舍简求繁的修订倾向。杨本后四十回与程甲本、程乙本后四十回的关系也颇值得关注。三者之间同中有异。目前虽然对杨本与程本的先后顺序问题存在分歧,但从后四十回的文字演变趋于复杂化和口语化等规律来看,可以推断杨本出现在程本之前的可能性更大。在后四十回的活字本阶段,程乙本对程甲本也进行了大量的修订。主要体现在,程乙本部分改正了程甲本中的文字错讹和未及精校的地方。同时,程乙本也存在校对不精的缺陷,致使其又造成了一些新的文字错误。除此之外,程高二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也影响了他们对后四十回的修订工作,在增删改订的字里行间寄寓着他们的主观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程本中对于科场文字的增添与润饰,应与他们的科场经历相关,也反映出了他们的趣尚和偏爱。翻刻本主要是指对程甲本的翻刻。程甲本出现后不久,各家书坊开始竞相翻刻,有机械复制程甲本的,如本衙藏本等。而以程甲为底本并参照程乙的版本中,以东观阁系列刻本最具代表性。其每次翻刻都对原有文字有所修改和调整,但这种修改只停留在个别的文字层面,而对大的情节不加增删。这说明程本之后,后四十回的修订思想日趋保守,而后四十回文本也在这一时期大体定型。在对后四十回修订过程的考察中,还涉及到了对后四十回各版本文字优劣的考辨,在研究中为整体评价后四十回提供出一些具体的例证。本文将与后四十回相关的诸多问题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修订过程研究的视角下,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等问题加以综合考察。在解决后四十回的思想评价问题时,应注意到有些情节中的思想,在不同版本中表现程度不同(如对八股时文的态度),这体现出修订倾向对后四十回文字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对后四十回修订过程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考察视角和新的参考坐标。
其他文献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与思想价值。全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变化莫测的神魔形象,为我国古典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类型形象。其作为一部以佛
学位
色彩美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大特色,是新诗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绘景造境,也使诗人的情感、个性、文化心理等得以生动的表达。色彩美研究是新诗研究的有效视域。  
吴兴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被冷落的缪斯”。他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兼通中外,在诗歌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致力于新诗建设,在新诗的发展道路
学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因其醉心于颠覆传统男性理论框架所支撑的宏大历史,它可使人们用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今世界文坛之上的一股旋
学位
基于对我国当代科幻小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经验,本着探讨的态度,本文以当代科幻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