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感伤母题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伤情怀源于生命主体有所欲而不得的一种消极情绪。晋人张载也说“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七哀》)《诗经》作为我国缘情写志文学的开端,记录了先民生产生活实践,也书写出个体和群体生命意志的情感万象。作为敏感诗人发抒的心理基调,感伤情怀在《诗经》中触处可见。根据其内容归纳,主要体现为感时伤逝、感远伤别、感世伤遇和感忧家国四方面。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初创即发天地元声,并开创了众多文学母题。这些母题已经成为一类生活或情感的标识,引发相同或类似的情感共振,并逐渐外化为具普遍意义的精神现象。《诗经》中的感伤情怀,产生于我国农耕文化背景下,先民生产生活的吟唱。感伤的对象和来源是整个世界与人生,表现为安时处顺的农耕文化背景下,生命本体敏感内心对时间、空间、人情世态关系的矛盾呈现;传统“安土重迁”思想影响,触发了个体归依群体的强烈渴望;社会时局混乱对人基本安全需要所构成的威胁与个体觉醒的矛盾冲突;受传统文化浸染的宗法伦理背景下对社稷民生的忧怀。个体所欲体现在社会价值层面,是在突围客观外界的束缚和制约中所形成的一种抗争意识。这种抗争意识有对自身遭遇的哀婉诉说,有对现实压抑的痛苦呻吟,也有对世态人情关爱缺失的感喟心伤。《诗经》所开创的感伤母题,影响了后世文人悲剧性的心理结构,也促成了我国感伤文学传统的建构。这是《诗》之时代,社会存在与文化心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深入先民情感内心深处,对周代普遍性的社会心理进行解读,并对后世不断复现的情感范式进行分析,是本文宗旨所向。
其他文献
曹植诗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其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产生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曹植诗赋作品中也包含着
<正> 一部《西厢记》,惹人喜者当推小红娘,讨人厌者莫过老夫人。红娘形象光彩夺目,对她的褒扬理所应当;但老夫人作为"以‘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的典型",对她的批判却稍嫌
引渡,是各国处理外逃犯罪嫌疑人追回问题的最主要,最传统的方式。引渡制度因其悠久的历史而体系较为庞杂,特别是西方法制健全的国家,其适用的条件及为严苛,条约前置主义原则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研究阐明了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高低可以单独调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
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本文将选择2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2~201.4.2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16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45例,年龄1~30天
会议
Paul Werth教授最先提出文本世界理论并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后又经语言学家Joanna Gavins对该框架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世界理论最初源于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吸收映射理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基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电子浓度总含量)的反演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经验正交
本文设计一对 HBV亚型通用的 PCR引物 ,用于检测血清 HBV DNA。 PCR扩增后 ,产物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与 EIA法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阳性扩增条带单一清晰 ,扩增产物的分
本论文分为四章,在补充杭世骏家世的基础上了解杭的家庭生活环境,在充分讨论其主要交游的基础上了解杭的活动范围和身处的人文环境,在深入挖掘杭的诗文、诗话和诗文序跋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