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物质过剩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水华现象多发生在夏、秋两季,最直接的体现指标便是藻类。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就是要控制营养源,抑制藻类过量的繁殖,防止水华现象的产生。因此,研究营养物、藻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治理湖泊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湖泊的营养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包括北方结冰地区。而在低温和冰封条件下,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较少。对于查干湖的水质特征和富营养化问题,已有一般性的研究工作,均是在常温下(5-9月份)进行的。在低温条件下的研究工作尚未见报导。本文对研究查干湖低温和冰封条件下的水质变化和富营养化趋势变化提供了对照基础,也为保护查干湖湖泊环境,控制富营养化提供了依据。本实验以查干湖为研究对象。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处于大安、乾安波状冲积平原区,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4-5℃,每年水温14℃的时间约145天,冬季冰封期约130天。查干湖的湖水补给主要依赖于引松渠道和湖面的降水。本实验分五次采集查干湖的水样和冰样,对水体和冰层中藻类、叶绿素a以及营养盐等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查干湖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水;整体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趋于一致;水体富钠贫钾;总氮平均浓度为1.98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206mg/L,由此依据湖泊富营养程度的氮、磷指标可判断查干湖为富营养化水体。查干湖平面分布上,查干湖水深最深的区域叶绿素a浓度偏低,靠近补充进水口和游船码头的位置藻类浓度偏低;在垂向上查干湖水体中的藻类浓度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浓度大体呈下降趋势;种群结构上,已经确定的藻类分属4门(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7目12属,蓝藻和绿藻为查干湖优势藻种。在查干湖冰体融化过程中,氮盐、磷盐及藻类在初融水中含量大于其在全融水中含量。说明氮盐、磷盐首先被释放到水体中,为春季藻类的复苏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氮盐、磷盐以及藻类在冰层中的分布有着很明显的规律,即上层冰中的营养物质、叶绿素a和藻类浓度大于下层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