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黑麦抗白粉病衍生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缘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基因库,将近缘种属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将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小麦遗传理论研究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黑麦是最早、也是最成功地用于改良小麦的近缘植物之一,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普通小麦—黑麦衍生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经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计数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的观察,小麦—黑麦衍生系可分为两类: ①2n=44(N9436-0-2-11-8-1、N9436-0-2-29
其他文献
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是一种严重危害甘蔗生长的病毒性病害,是甘蔗三大病害之一。病发时,造成甘蔗大量减产。全球气温的升高和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给甘蔗花叶病防治工作增加了压力。目前,传统的耕作措施和化学药剂等方法,还没能有效地起到防治的作用。因此,培育抗病品种成为防治甘蔗花叶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根本方法。 但是,甘蔗是一种具有高度杂合性的异源多倍体或
在生物学进入功能基因组的时代,从基因表达的水平研究农作物杂种优势是作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方向,新发展的cDNA芯片技术为在表达水平研究杂种优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cDNA芯片技术研究杂交种及其亲本的基因表达谱,试图从基因表达角度探讨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本实验以优良玉米杂交种豫玉22及其亲本,综3和87-1,为对象,选取表现出强杂种优势的苗龄期根系为材料,采用WINRhizo根系
以1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78个单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刘来福主成分法、刘垂玗主成分法、枢轴凝聚法和Cervantes法等四种遗传距离测定方法所得的遗传距离间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