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质量的高低,教师质量的提高及专业发展不应局限于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理应起到同样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在理念上对教师培训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对教师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在目标上更多是偏向于国家和学校目标的达成,而没有兼顾国家、学校和教师三方的利益均衡;在内容上与职前教育没有作出很好的区分,仍有很多相重合的地方;在培训渠道和形式上稍显单一,局限于学校这个固定的场所,教师视野开阔性不够。本文着眼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发展面临的困境,选取与我国地缘关系密切、文化背景较为相似的新加坡作为研究对象国,对其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追溯其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从产生萌芽到逐步形成体系,到现今的发展完善。当前的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从静态构成方面来看,承担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机构主要是新加坡教师学院、国立教育学院、校群和中小学,前两者主要是承担教师学历提升和专业能力提高类的培训,后两者主要承担的是着眼于学校发展的、教师个性化的校本培训;培训目标旨在培养卓越的新加坡教师,既符合“教育服务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方案”的要求和标准,又符合“教师成长模型”对教师角色的多重定位,还要实现教师知识、创新教学技能、研究和管理等具体目标;培训内容包括了与教学相关的专业、非专业培训,与教师人格发展、兴趣爱好相关的培训,还包括与“教师实习计划”相关的社会工作类培训,教师在选择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培训的方式包括在岗、脱岗、在线学习、以及会议和研讨等,充分考虑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从动态运行方面来看,培训计划形成集思广益,调研充分;培训运行根据教师所处阶段而各有侧重,中小学教师从入职到熟练教师的过程中,培训阶段大致划分为最初阶段、中间阶段和最终阶段;评价人员构成广泛、标准设置较为合理、评价手段也十分科学有效;培训保障措施十分有效,从管理、政策、资金、奖励、环境等多方面构筑起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坚强后盾。结合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开展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实例思考,新加坡中小学职后培训体系在目标设置上满足了教师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设置上灵活且实用性强,注重教师的社会工作经验对教学的积极影响,保障上社会各界充分参与,促进了职后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推动了新加坡教育的迅速发展,达成了新加坡国家综合实力的腾飞。鉴于中新两国中小学教师面临共同的多样化培训需求和灵活高效的培训课程需求。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对改革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首先,在目标上要兼顾教师、学校和国家三者利益,更加注重教师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其次,在方式或渠道上,拓展教师工作实习,开阔教师视野;再次,在内容上设置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更加关注教师心理和个人兴趣培训课程的编制和开展;最后,在评价上采用学分累积制,为教师获得更高学历和专业认可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