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也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从国际金融市场来看,由于竞争的加剧,混业经营是各国金融行业的大趋势。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实施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多方冲击和巨大挑战,因此调整企业战略,加强资源整合,转变经营模式将是未来商业银行努力的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选择的分业经营模式,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增加盈利为主要特征,已无法适应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本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逐渐从分业经营模式转变为混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步骤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首先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银行在选择经营模式时,不仅要考虑能否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风险是否可控,同时也要考虑是否产生协同效应。其次在经验借鉴方面,对美国、德国两个国家的典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制的典型代表花旗集团和全能银行制典型代表德意志银行的案例分析,并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再次归纳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针对商业银行资金分布结构、资金运用效率、资本金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的现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成功经营模式提出我国可供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其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并充分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从宏观环境、风险防范与成本收益三个方面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关于环境与自身的清醒认识。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还需循序渐进,在由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稳健的三步走策略:一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展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二是促进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三是全面推行混业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