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1)”处于实施阶段的课改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的过程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品德与社会(生活)》承担着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学校德育的收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政策纲领指导下,新课改后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课程标准融入了——回归生活、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思想,并按学龄段把该课程分为了1-2年级《品德与生活》,3-6年级《品德与社会》。因此,这项研究结合课改后《品德与社会》贯彻课标思想的教学概况,结合国内外对《品德与社会》调查及现状,从体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深层内涵出发,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参考,对昆明市六甲第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梳理出当前该课程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用研究者所学知识,提供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施的建议:第一,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第二,充实多样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第三,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四,挖掘开发生活化的课程资源;第五,灵活运用德育知识、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综合能力的提高。总之,在《品德与社会》中贯彻落实好生活化,推进中共中央新课改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要求,能促进教学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灵活运用德育知识,提高德育实际效率。该策略是贴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实践”、“动态”的课堂要求和学习理念提出的。其意义在于,通过在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改变教师占据完全主动性的传统局面,使学生自发性的对品德课程产生兴趣,从而高效高质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一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期,丰富的阅读材料是培养阅读能力最基本的保障,然而目前我国江西农村小学图书资源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随机抽样在江西省抽取
山区边坡在强降雨产生的水流冲刷下极易产生落石、坍塌等公路水毁现象,通过应用主动防护网技术使危岩体的滑塌风险大大降低。分析了主动防护网工艺的技术特点、使用范围及质
鱼病的诊断是病害防治的基础,及时发现病害、正确判断病情是对症下药的先决条件。特别是早期病害的发现与诊断,是控制病害蔓延、减少损失重要手段。但是养殖户对病害的诊断往
近视的发生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户外活动被证实可减少近视的发生,且该保护作用与较高的光强度相关;提高光强度抑制了动物的实验性近视,而视网膜多巴胺系统在其中发挥重
病理性赌博是指个体难以控制赌博冲动,使其持久地沉溺于赌博中,以致个人、家庭和社会受到不良影响的赌博行为。本研究在参阅病理性赌博和其它行为成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病
<正>胡歌的人生像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22岁那年,胡歌接到他的第一部作品《仙剑奇侠传》,男主角,李逍遥。那时的胡歌唇红齿白,一脸单纯清秀,一夜成名,偶像小生。然而,2006年8
目的研究心血管病实施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在心血管科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观进行更新和调整,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对知识和知识的"酶化"予以关注。初中的历史知识传授大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珠澳220kV电网担负着为澳门供电的重要任务,但是通过相关的检测发现珠澳电网线路电流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为此,基于分析线路参数对电流不平衡度的影响,首先将电缆金属护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