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的政策反响并不如预期中的热烈,以前政策紧缩的时候人们都要躲着生、抢着生,现在政策放开了,尤其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妇女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妇女选择不生育二孩或者是选择生育值得我们去探讨。在生育政策的调整下,“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对女性生育意愿的调查,可以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社会群体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接受程度和了解程度,还可以了解到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女性选择生育或者不选择生育。可以为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提供更真实的决策支持和建议,对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来宾斯坦的成本效用理论、贝克尔的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作为研究理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来对育龄女性进行调查,以了解女性选择生育或者不生育二孩的意愿和“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首先,从受访者的年龄构成、婚育状况、职业情况、受教育状况、个人和家庭月收入等方面来介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再从生育意愿的理想子女数量、理想子女性别、理想生育年龄和理想生育间隔这四个纬度来分析受访者的生育意愿,然后再考察实际的生育二孩意愿。其次,利用数据分析说明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分析出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影响女性选择生育二孩和不愿意生二孩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工作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等,而政策因素的影响较为不明显。再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女性有着怎样的影响。然后得出结论,大多数女性理想的生育子女个数为两个,但是和实际的生育行为存在差距;“一男一女”是最理想的子女性别构成,性别偏好在减弱;传统的生育观念发生转变,生育二孩的目的呈现多元化;对于不打算生育二孩的女性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的关联性不强,政策因素影响淡化。最后提出优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的一些措施建议,以推动政策对女性影响的转变,促进女性自身的发展。首先要鼓励家庭参与治理增强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扮演,然后要从公共服务方面着手,完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职业女性权益以及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公共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