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并比较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率和生产率变动情况,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卫生统计年报数据及现场调研相关资料;采用比率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利用DEA-BCC模型分别分析2012、2013、2014、2015、2016年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静态效率,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12-2016年的动态效率。结果:1.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从2012年的9.2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2.1人次;从不同举办主体看,2016年社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企业办的(14.3人次)、公立医院办的(12.7人次)、个人办的(11.6人次)和政府办的(8.6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从2012年的0.8床日增加到2014年的1.0床日,2016年又降低到0.7床日;从不同举办主体看,2016年社区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从高到低依次为政府办的(0.8床日)、公立医院办的(0.7床日)、个人办的(0.7床日)和企业办的(0.6床日)。2.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年均管理慢性病患者人数从2012年的25人增加到2016年的52人;从不同举办主体看,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年均管理慢性病患者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公立医院办的(75人)、企业办的(52人)、个人办的(33人)和政府办的(31人)。职工年均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数从2012年的32人增加到2016年的44人;从不同举办主体看,2016年职工年均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公立医院办的(76人)、企业办的(49人)、政府办的(27人)和个人办的(25人)。3.DEA-BC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各年机构数不同),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技术效率有效占比分别为41.2%(14/34)、27.8%(10/36)、25.7%(9/35)、26.2%(11/42)和10.9%(5/46),经检验,χ~2=9.718,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占比逐年下降;从不同举办主体看,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技术效率有效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办的14.3%(2/14)、公立医院办的13.3%(2/15)、企业办的9.1%(1/11)和政府办的0.0%(6/6)。政府办与非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非政府办机构(公立医院办、企业办和个人办)合并来满足R×C表χ~2检验条件)运行有效中心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0)。4.DEA-BC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2012年为基础,剔除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2016年总技术效率有效占比分别为45.2%(14/31)、32.3%(10/31)、41.9%(13/31)、38.7%(12/31)和35.5%(11/31),经检验,χ~2=1.36,P=0.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不同举办主体看,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技术效率有效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办的42.9%(3/7)、企业办的40.0%(4/10)、公立医院办的37.5%(3/8)和政府办的16.7%(1/6),政府办与非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有效中心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383)。5.利用2012-2016年相同机构数进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3%;利用2015-2016年相同机构数进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要素生产率为0.828,与2015年相比,2016年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要素生产效率下降了17.2%。结论:1.乌鲁木齐市超过一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存在效率相对不高问题,说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效率未见差异,这与乌鲁木齐市卫计委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力量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相关政策有关。3.新开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效率普遍较低,说明卫生、财政、医保等部门应该对新开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