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原菌免疫原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不同的生物及免疫学技术和方法对细菌与不同抗体间的交叉反应进行了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一种新的对于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并且利用这种方法对生产中的多个病例进行了诊断验证,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将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胶弧菌,鳗弧菌,爱德华氏菌,荧光假单胞菌进行富集培养,并用其免疫大鼠,得到了六种细菌的多克隆抗血清。以所得抗血清和六种细菌作材料,利用免疫试管凝集法,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免疫印迹法,荧光抗体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对于这些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作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在不同细菌与不同抗体之间交叉反应的特异性是不相同的,这就为我们区分和鉴定细菌提供了依据。 免疫沉淀的实验结果显示,各抗体与各细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交叉反应,其规律是同属之间抗体与细菌的交叉反应较大。四种弧菌之间均存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而荧光假单胞菌几乎不与任何一种弧菌发生反应,与迟钝爱德华氏菌也仅存在着较低程度的交叉。 通过免疫印迹法计算了各细菌对于不同抗体具有抗原性的特异性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结果显示,不同的菌种其抗原决定簇是不同的,虽在同属间有的菌种交叉的比较大,但是可以直观地看出各细菌抗原决定簇的多少和特异性蛋白带的位置,用Western-blot法鉴定细菌的种类由于可以量化,所以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方法。细菌具有的特异性蛋白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利用免疫荧光法对六种细菌与六种已知抗体的交叉反应进行了检测,反应结果与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依然是同属之间的交叉反应程度比较大,爱德华氏菌与荧光假单胞菌之间的交叉反应比较大。 ELIsA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免疫测定技术,它是以样品的吸光值作为判断阴阳性的标准,客观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说明交叉反应的程度,从El创工SA结果可以看出,弧菌之间交叉反应程度依然是最大的,这与前文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更加说明了,同属之间的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较大,并存在具有相同分子量具抗原性的特异蛋白带,这些蛋白带可能是我们诊断鉴定细菌的重要依据。 运用上述所研究的方法对于生产中遇到分离的四株病原菌进行了分析和诊断。通过交叉反应的结果分析,细菌二、三、四为弧菌,细菌一为爱德华氏菌。并利用试验结果指导了用药,所得的效果非常明显。且此诊断方法,操作简单,用时少,花费低,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该实验在沙蚕闭合循环式养殖系统中设置了962条/m和641条/m两个密度组,每组两个平行,分别记为A、A和B、B.实验测定了养殖期间(共53天)系统中水化学因子NH-N,NO-N,NO-N和DO的
该文包括锯缘青蟹Sox基因HMG-box的克隆和表达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参照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采用PCR技术以雌、雄锯缘青蟹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
本文综述了鱼类尾部神经分泌系统从19世纪初的发现到本世纪初的研究简况。国外对该系统的研究虽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仍还存在许多未知问题;国内对鱼类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研究较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广谱氯霉素类合成抗菌药,为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对多种鱼类病原菌表现出良好抗菌效果。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1)测定氟苯尼考对杂色鲍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对
该文主要研究了土腥味物质MIB的检测和消除方法.检测采用感官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三种方法.利用食品感官检测确定了土腥味感官评分与实际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制定了土腥
淀山湖位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交界,水面面积约67.3km2,是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重要的淡水水产品来源基地、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和水源保护区,其渔业功能在丰富当地水产品市场、维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俗称枪蟹,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梭子蟹科、梭子蟹属。本文对其精子顶体反应、活力评价及保存进行研究,一方面
2001年夏季,大连地区养殖的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爆发一种"红斑病".症状为患病海胆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粘性斑块,严重者斑块处破溃,体腔内容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