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莞大朗大井头有着百年的舞龙历史。过去村民喜在中秋节舞草龙为乐,而舞龙也一直只是男性的专利,至于女子舞龙的兴起只不过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有鉴于此,本文以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理论,结合田野调查来分析其兴起与发展原因。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追溯东莞大朗大井头百年舞龙历史,探讨其对大井头女子舞龙兴起的影响;二、对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的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阐述,以此探讨其兴起与发展原因;三、对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并作出建议。
本文认为: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的兴起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大井头社区有着百年舞龙、武术以及宗族联谊传统,又有外部的诱因、偶然因素的作用——大井头社区经济实力的支持、“广场文化”的兴起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以及原大井头村委书记在一次“东莞百狮闹元宵活动”中观看到东莞市长安镇锦厦社区女子舞龙队的表演。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既是大井头百年舞龙、武术以及宗族联谊传统的继承,又是由大井头政治精英、文化精英以及妇女三种社会力量出于各自需要共同发明的一种“传统”。而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之所以得到发展,与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队员的优秀与有追求、舞龙教练的努力与指导、群众基础的广泛以及媒介的宣传有关。当然,东莞大朗大井头女子舞龙在发展过程中仍存有一些问题:队伍建设不够健全、发展资金缺乏、民众实际支持度不尽人意。其解决方法有:不断健全队伍建设,招纳更多新队员:寻求社会资金来源,不断扩大生存空间;通过对群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对大井头女子舞龙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