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西藏高原藏族血清AFP阳性胃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我科诊治的43例藏族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病例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类胃癌亚型在西藏高原藏族病例中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在该类胃癌亚型的临床专科诊治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2013.9.1-2016.9.1连续性入院且符合条件的胃癌新发病例中AFP阳性胃癌病例43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入院的血清AFP阴性胃癌病例27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病例特征、相关治疗手段及生存资料进行随访,并对资料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一般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血清AFP阴性组相比,AFP阳性组病例的首诊KPS评分更低(P值为0.030),但临床TNM临床分期更高(P值为0.008),其发生淋巴结的转移率、肝的转移率和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比率更高(P值分别为0.027、0.005和0.003);但两组病例在性别、发病年龄、初诊体重指数等基线特征以及原发部位、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肝外转移、是否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种类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临床分期达ⅢC期及以上者达55.63%(178例);两组病例中,部分行免疫组化检查且项目中含VEGF和Ki-67两项检查的病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AFP阳性组中病例阳性率均大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生存分析示,血清AFP阳性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低于阴性组,其总生存期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P=0.006,P<0.05),AFPGC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4.06%,18.92%,9.46%和52.75%,35.55%,19.89%。其中位生存期,血清AFP阳性组为15.89月,血清AFP阴性组为25.92月。血清AFP阳性胃癌病例中,伴肝转移者治疗前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者(Wilcoxon秩和检验,P<0.001);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显示,血清AFP阳性胃癌病例中,治疗前血清AFP值小于101.9IU/mL组,其OS明显高于大于等于101.9IU/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5);对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生存分析发现,术后AFPGC组和对照组生存函数曲线均显示,两组总体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P=0.160,P>0.05)。COX多因素分析示(对模型总体检验有显著意义,P<0.05),发生肝外脏器转移、临床TNM分期较晚、未行手术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5和0.003,P<0.05)。结论1.本研究藏族胃癌的首诊临床分期普遍较晚,需加大胃癌防治的宣传和早期胃癌的筛查。与血清AFP阴性胃癌相比,阳性胃癌的首诊临床分期更晚,淋巴结转移率、肝转移率更高,更易发生消化道并发症。在排除肝病、生殖细胞肿瘤所致AFP升高情况下,血清AFP可考虑用于该胃癌亚型的筛查。2.血清AFP阳性胃癌的整体生存期较短,血清AFP值越高预后越差,血清AFP的水平对该类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此制定一个科学、合乎实际的大鸨保护行动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要制定这样一份纲领性文件。首先必须查清大鸨的生存现状,包括分布在我国的大鸨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100G传输系统,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列举了系统关键技术,同时对常见故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指出了相应的判定方法,并对预防故障的日常维护注意事项进
本文以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团队层次变量对个体层次变量的跨层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团队层次组织学习氛围、市场导向对个体层次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正>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2017年11月18日至19日,由
目的了解医学生在校期间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认知状况,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采用等距抽样的调查方式抽取1050名某医学院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