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调质方式水分分布与迁移及调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对三种不同硬度的小麦进行不同方式的调质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调质条件对小麦调质过程水分传导和扩散的影响,探讨不同状态水分的迁移和转化。利用核磁成像研究润麦过程水分分布与渗透路径,综合分析不同调质方式的调质效果和最适调质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常规调质方式中T21、A21、T23随温度提高均呈显著上升趋势,T22、A22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硬麦的A23为下降趋势。T21、T22、A21、A22与加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性,A23、T23稳定状态值与加水量无显著相关性。2.小麦常规调质中MRI实验表明水分传导路径为:一是水分通过珠心层进入胚部向茸毛端扩散,二是透过糊粉层细胞壁由外向内渗透,次要路径为水分从茸毛端逐步向胚乳中心扩散。常规调质单籽粒特性研究表明三种小麦调质过程硬度均有显著变化,硬度指数变化率与小麦原始硬度呈负相关性,小麦籽粒重、水分含量以及麦粒直径基本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麦粒直径调质前后差异性不显著。结合水含量增加会降低小麦硬度和减小粒径,中间状态水含量对各指标影响较小。3.剥皮调质方式中T21、T22、A21、A23与剥皮率呈显著负相关,T23、A22与剥皮率无显著相关性。温度梯度下T21、A21、T23、A23与调质温度呈正相关,T22在调质温度为20-30℃时与温度为正相关,A22与温度无显著相关性。剥皮率为6%,调质温度为30℃,是较为适宜的剥皮调质条件。剥皮调质MRI研究发现大部分水分经胚部进入糊粉组织和胚乳组织,同时从胚部进入到子叶和皱褶细胞层,与常规调质相比有较高的渗透速度。4.高温调质方式中T21、T23、T22、A23与调质温度呈正相关,A21与调质温度呈负相关,A22受小麦品种影响差异性显著,T21、T22、T23整体高于常规调质、剥皮调质。T21、T23、A21均与调质加水量呈正相关,T22变化率在加水量为16.5-19.5%之间呈递增趋势。A22、A23随调质时间的增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5.剥皮调质可提高出粉率和降低灰分含量,常规和高温调质中小麦粉白度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剥皮调质。L*、b*在剥皮调质中与温度无显著相关性。L*、a*在常规和高温调质中与调质水分呈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湿面筋与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与调质水分呈负相关性,剥皮调质中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介于常规和高温调质之间。调质方式对破损淀粉含量、降落数值、糊化特性均有显著影响。6.综合分析三种调质方式过程和调质效果,结论如下:小麦剥皮率为6%,调质温度为30℃为较适宜的调质条件。
其他文献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是两部现代派成长小说,作品均围绕作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保罗·莫瑞尔和尤金·甘特这两位主人公的
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立足社会,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民主、开放、自主、自控等特点。高校教师要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不断深入了解,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大力开展,云南艺术学院顺应时代潮流,自2009年开始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
通过分析心智模式的意义及内涵 ,讨论了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中 ,心智模式对于学习型组织构建的重要性。通过
复合函数的黎曼可积性质在几何学、物理学以及数学分析等学科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和证明了复合函数黎曼可积的两个充分条件,并给出了应用.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营改增"将全面覆盖服务业。金融业等尚未纳入改革范围的领域也即将进行"营改增","营改增"对金融企业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缺失是困扰国际反避税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在欧盟内部实行的一种通用的转让定价证明方法——主文件方法。该方法既保证税务当局能获得足够的评估跨国企业转让定价系统的信
简述了双滚筒连续式搅拌设备的结构特点与拌和工艺,针对该设备的再生优势,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受力、叶片前混合料堆放三角形进行分析,确定叶片倾角的安装范围为31°~40&#1
<正>自从《绝地求生》火起来之后,市面上相继出现了许多"吃鸡"游戏,还有一些游戏也在内部推出了大逃杀模式,但是总有一些游戏设计师总能出乎你的意料。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
目的调查了解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生此病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影响程度及表现,使临床医生重视错颌畸形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