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以前解剖学成就及对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课题从查阅秦汉时期及秦汉之前的中医学著作以及相关的非医学著作等文献资料着手,收集其中关于人体解剖的原始文献记载,并参阅后人的有关论述和现代解剖认识,从而较为系统完整地勾画出汉以前中国古代解剖发展的轮廓及其所得的成就,并与当时的中医学理论相联系、对照.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系统梳理、科学分析、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汉以前中国古代解剖对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影响作用,以利于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内涵的理解,拓展思路,促进中医学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古人在通过解剖认识自身形态、结构的同时,对脏腑组织器官的部分功能也有了一初步的了解,结合对活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细致观察,及不断积累的临床医疗经验,积极探求内部器官与外在生理病理表现之间的联系,寻求规律,不断地归纳、总结,并在实践中加以校验,渐而产生了建立在中医学脏腑组织器官概念基础上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认识,这可谓是中医学理论发生、形成的必由之路,符合人类对事物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他文献
缺血性心脏病是当代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占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在中国随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渐趋年轻.缺血性心脏
目的:该研究以调和营卫代表方剂桂枝汤作为工具处方,以黏膜免疫学指标作为检测对象,以与营卫不和密切相关的痹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原免疫性关节炎作为动物模型,目的在于研
在治疗方面,目前西医治疗肝纤维化尚无具有特异性疗效的方法,而中药却在治疗肝纤维化上表现出独特的优势,该抗纤I号由丹参、莪术、当归、鳖甲等成份组成,具有活血化淤、消炎
目的: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演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治疗本病意义重大.该研究认为寒凝血瘀肾虚是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中药对肝癌及其转移的影响,探讨健脾理气中药干预肝癌高转移模型生长和转移的机制.方法:33只裸鼠肝内原位接种人肝癌高转移模型HCCLM3肿瘤,并进行脾虚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