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体到身体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身体,身体是身/心统一的整体。人的意识、思想栖居于人们的身体,身体不仅仅是肉体,身体是灵魂与肉体同构的混合体。雕塑与身体密不可分:身体既是雕塑诞生之地;身体往往也是雕塑的对象;身体又是雕塑家和观者沟通的桥梁。雕塑的身体形象是创作主体的身体投射,而创作主体的身体又来自权力对身体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将从哲学、社会学的身体观念出发,通过社会对身体的形塑、雕塑中的身体形象、雕塑家的身体、观众的身体,以及材料、场域、观念的具身性呈现等维度,展开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身体观和身体现象的讨论。尽管雕塑所涉及的身体是多维度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把身体放在生物性的维度来观看、解剖和模仿,同时身体在雕塑理论和批评中也常常是缺席的,所以本次研究将以身体为视点,把身体问题纳入中国现、当代雕塑的研究之中。本次研究将以相关的身体理论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梳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身体维度的变化,从身体的角度解读和阐释雕塑形态与社会形态的互文性。身体理论的研究在雕塑领域属于前沿探索,所以本次研究立足于艺术社会学立场,有别于80年代的艺术本体论,在目前身体哲学和身体社会学已经研究的理论成果上,对雕塑理论和创作实践展开研究。以艺术社会学为出发点,以身体为基点的交叉研究,丰富和弥补雕塑研究的视野和盲点。过去雕塑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以形态、空间、结构为雕塑本体论的研究,这在认识论上造成雕塑只是一个独立的物理形态。本次研究试图把身体作为载体,从形体到身体,从空间到场域,从物理的材料到具身感知的材料,梳理出中国雕塑发展的身体维度。当今,商业社会极易造成身体变成欲望的肉体,人们越来越远离“物”本身,消费变成了对符号的消费,并最终消灭身体。在拟像和拟真的世界里如何保持身体的在场,对雕塑实践有着指导的意义。同时,对东方美学的当代价值的重新关注,是中国雕塑在国际化当代艺术的潮流中进行本土化建构的必经之路,重读东方美学中的身体哲学,既反对身/心割裂的二元论;又要反对“泛身体”化。
其他文献
格式条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已占到合同总数的99%以上。在格式条款是否成立和有无效力的问题上,实践中经常出现争议,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只有对格式条款订入
“花儿”是起源于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又名“少年”。这种艺术是民间演唱的一种山野之歌。这种艺术中蕴含了当地人丰富的风土人情,是我国西部文化的一种
直驱式风电机组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但随着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变频器冷却系统中的散热风扇的运行时间、自耗电量情况,以及风扇启停温度值究竟如何科学设定,目前尚没有相关单位
目的:近年来细菌耐药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随着抗生素广泛的使用,革兰阴性(G-)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大难题,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是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导致皮肤、皮下组织(不包括肌肉)急性、进行性、坏死性感染。临床上以发病急、进展快、范围广及早期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症状为其重
显性和隐性是外语教学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异质化表现模式,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其中显性语言细节经过适当强化便可转化为学习个体的隐性操作技巧,并为后期创新显性知识奠定基础,二
<正> 《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的英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每当"常山赵子龙"出现,总能令人振奋。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赵云之于刘备父子和蜀汉
针对目前在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类型的划分与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基于夜间灯光图像像元灯光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对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类型进行分类/识别的方法,并应用该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环境进行审计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着审计主体单一、专业的审计人才缺乏和对环境审计重视程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三农”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各层面的关注,新时期的农村建设已成为城乡建设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国家新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