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肯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是在假设个体有维持自我整体性的动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整体性被描述为,在整体上个体是好的和适应的。当自我的整体性受到威胁的时候,通过肯定与威胁领域无关的其他领域的自我,来达到接受威胁信息,保护自我整体性的目的。自我肯定不需要过多地歪曲或重新解释威胁信息,而是对这些信息表现出更加开放和公平的态度。自我肯定理论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丰硕了成果,并且已经将自我肯定扩展到了群体肯定(group-affirmation)领域,对于群体威胁,经过群体肯定的被试比经过自我肯定操纵的被试,更易于承认自己及球队的不足。但这都是在西方背景下得出的结论。对于更多的强调自谦、中庸的东方人来说,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呢?为此,在对自我肯定、群体肯定以及相关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自我的影响等方面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欲解决3个问题。(1)经过自我肯定或群体肯定的被试,是否会降低中国大学生对威胁国家认同的信息的防御加工呢?(2)那些非常爱国的人与不爱国的人相比,是否面对群体威胁信息更加地防御,经过自我肯定或群体肯定之后,是否会降低此种防御反应?(3)如果中国人也存在自我肯定效应,那么对于群体威胁事件来说,是自我肯定还是群体肯定操纵更有效呢?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中国人是否也存在自我肯定和群体肯定效应,以及自我肯定效应与群体肯定效应哪个效果更好。将10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自我肯定组、群体肯定组和控制组。首先让被试完成爱国程度测量,之后阅读外国媒体评论中国奥运会的文章。然后发给被试第二部分材料,自我肯定组和群体肯定组的被试为13个价值观列表,让被试按要求选出对自己或中国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并写出原因和例子,完成自我肯定或群体肯定操纵,控制组不发第二部分材料;最后让被试回答针对文章提出的8个问题。实验2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改进后的肯定条件的操纵是否可以重复验证试验1的结论。将156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自我肯定组、群体肯定组和控制组。首先让被试完成爱国程度的测量,之后让被试完成肯定条件的操纵,自我肯定组和群体肯定组的被试分别写出对自己或中国人来说最优秀的或最自豪的品质,并给出原因和例子。控制组的被试写出48小时内所吃的食物;然后发第二部分材料,让被试阅读外国媒体评论中国奥运会的文章;最后让被试回答针对文章提出的8个问题。通过对本研究的2个实验的结果统计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人可能也存在自我肯定效应。经过自我肯定或群体肯定的被试对外国媒体批评中国奥运会的信息的防御反应降低。(2)总体来说,自我肯定的操纵效果要好于群体肯定的操纵。(3)肯定与威胁领域相关的资源会提高被试的防御反应,而肯定的资源与威胁领域无关时才会出现自我肯定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