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沉积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bc16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焉耆盆地位于库鲁克塔格褶皱带和南天山褶皱带之间,是我国西部已证实的中小型含油气盆地之一,自1994年相继勘探了宝中、宝北、本布图和本布图东四个背斜圈闭油田,目前急需取得非背斜圈闭油气勘探突破。本文主要依据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重点对钻穿八道湾组的焉参1井、城1井进行层序划分,并选择6条贯穿整个坳陷的地震剖面和5条辅助地震剖面进行原型盆地恢复。以地震资料为基础、钻井资料为约束条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钻井层序划分、地震剖面上各种反射终止现象,结合线描刻画出的地层堆砌方式得出了八道湾组各层序的地震相和沉积相,进而确定有利储集相带,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根据钻井层序划分、地震剖面上的各种反射终止,结合线描过程中地层堆砌方式,本次研究将八道湾组分成可对比的三个层序,并且以层序地层为单元编制了地震相图和沉积相图。(2)根据博湖坳陷八道湾组的反射特征总结了7种地震反射特征,并且通过这些反射特征得出沉积环境。其中中振幅中频较连续前积反射通常反应沉积物在向盆地进积过程,是于高位晚期期间产生的,有可能发育孤立砂体。(3)八道湾组沉积期研究区早期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相(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后期发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等,八道湾组内部各层序主水道、扇-三角洲、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等相带砂砾已成片分布,砂泥比过高,不具勘探价值;(4)高位晚期沉积的倾向湖盆的前积砂泥互层中,极有可能发育孤立砂体,从而形成隐蔽岩性圈闭,该套体系域在八道湾组内部层序有一定的发育。
其他文献
振动作为一种影响机械工程、建筑、医疗、车辆等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因而对振动问题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高效的减震方式来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作
本文以储层地质学和沉积学为指导,综合应用钻井、录井、测试和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临南油田沙三上第5砂层组进行了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系统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和成岩作用
由于火电建设工程量大,高空作业多,建筑施工分包情况复杂以及不安全人为因素等原因,我国火电建设中事故尤其是人身事故有高发的现象。为了重点改善火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必须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论文通过认真分析火电建设的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并制订了设计目标,成功地开发了具有创新性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危险点管理模块、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培训与考核模块和安全动态模块,实现了危险点查询、管理及分
期刊
振动筛,作为最重要的筛分机械,在诸多生产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增大处理能力,提高筛分效率,一贯是振动筛科技工作者研究目标和动力所在。但现有增大筛机整体尺寸和振动强度的解决方法,受限于制造成本和工作寿命要求,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生产需求。而关于改变振动形式的方法,国内外研究很少。论文首次提出和研究平-摆复合振动形式(即平动与摆动复合的新型振动筛分形式,以下简称平-摆复合振动),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新型复合
罗马尼亚新浪潮作为新世纪以来欧洲最重要的电影运动而备受关注,而克里斯蒂安·蒙久正是这场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导演.蒙久的电影创作贯穿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整个过程,具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