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空间研究已经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理论转向。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哈维致力于将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资本主义是怎样生产它自己的地理学”这一问题而展开其理论研究。他确立了“社会过程决定空间形式”的方法论原则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独特的地理现象,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研究发现了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内在矛盾。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试图在晚期资本主义环境下穿透当代资本生产全球化和弹性化的复杂格局,积极探寻如何彻底消除空间物化,探索出一条朝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解放道路。因此,哈维的空间理论代表着晚期马克思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笔者将哈维置于全球化和社会批判理论空间转向的大背景中,依照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建构路径——理论基础——理论主题——理论评判的研究思路对其理论得失展开探讨。笔者认为,对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的评价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有力的推动和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哈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阐释促使我们思考和发掘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被长久压抑的空间视域,他所提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因热衷于追逐变幻无常的文化地理景观而忽视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批判,又拓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从而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生命力。二是它通过对马克思辩证法实质的重新阐释而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价值功能。哈维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理解为过程辩证法,使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流于抽象空洞的批判,而能够深入到当代资本积累和循环的具体过程中,分析批判产生于这一过程中的物质空间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空间,从而真正发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价值功能。哈维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化实践的批判对于我们反思当代中国的空间生产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提出研究的问题,阐述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哈维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了从“福特主义”向“弹性生产”的变革,资本主义弹性生产方式的确立与灵活积累体制的转变使得资本的空间意义逐渐凸现出来,“空间规划”在资本积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由空间生产所推动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和各种空间矛盾逐渐突显。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社会理论对此的回应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空间意识,即以空间思维来审视社会,肯定和强调空间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使社会理论呈现出空间转向。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以列斐伏尔、卡斯特尔、福柯等法国学者为代表,受他们的影响和启发,哈维意识到“空间”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视角。从哈维空间理论的思想渊源上看,他对资本积累和空间生产的分析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他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学说深受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列宁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的影响。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批判理论,特别是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生产的研究成为哈维空间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哈维正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批判性的继承了理论先驱者们的空间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 第二章分析了哈维为何以及是如何建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的。哈维认为,对历史唯物主义教条化、机械化的解读模式只强调历史客观规律的必然性,而不去关注现实的历史生成过程中的具体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关系。由于缺失了空间维度,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了抽象空洞的结论,无法对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城市化、空间化的新现实展开有力的批判。为挽救历史唯物主义,恢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理论发展中被极大忽视了的空间维度,哈维提出了建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任务。在建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哈维首先做的就是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他强调从“过程”角度来重新恢复马克思辩证法具体的总体的视野。以过程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原则,哈维坚持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空间形式,从而发现了资本积累过程是产生当代资本主义空间现象和问题的根源,并揭示出当代资本空间生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理景观之间的矛盾关系。哈维指出,资本主义的空间矛盾其实质仍然是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要消灭空间剥削和压迫,将劳动者从全球空间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唯一道路只能是争取空间权力的阶级斗争。总之,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既是哈维整个理论的根基,也是哈维分析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方法论。哈维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批判拓宽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维度,为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意义提供了独特的空间视角,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第三章概述和分析了哈维的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积累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概念,哈维也是从考察当代资本主义资本积累体制的改变入手发现了资本积累与空间构型生产的密切关系,因此,资本积累理论是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哈维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使用价值”即固定资本为理论切入点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分析。通过对资本三级循环中资本积累危机的表现形式、根源、解决途径等的详细探讨,阐明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之间的内在矛盾。针对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和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哈维将其归纳为“不平衡的地理发展”,并对资本主义这一独特的历史地理景观展开了批判。 第四章分析了哈维是如何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的。哈维紧紧抓住资本积累与当代资本主义空间结构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空间视角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刻的批判。面对日益激化的城市矛盾和危机,哈维从分析资本积累的动力机制入手揭示了城市危机产生的根源,即城市空间生产,而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就是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矛盾作用的结果。哈维同样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是如何产生、形成和不断扩大深化的。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为解决资本过度积累危机而为过剩资本寻找赢利的新空间。哈维指出,在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剥夺性积累”为主要手段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侵占,导致全球空间结构从空间资源、生产资料的占有到消费资料的分配到处都充满着矛盾和对抗。面对当代西方社会最突显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哈维同样从资本积累方式的转变入手来解释当代人体验时空的方式,揭示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特点和内在机制,从而开辟了一条批判后现代主义的独特道路。 第五章论述了哈维解放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社会主义遭遇理论和实践的挑战下,哈维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学的基本立场,始终关注如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社会转型,他所追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是以正义和差异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因此,本章重点探讨了哈维政治理论中的正义、差异和生态三个核心理念。虽然当前的反资本主义运动还难以实现哈维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替代性方案的思考和探索。哈维设计了辩证时空乌托邦理想,以使人们产生将身体从资本逻辑中解放出来的意愿,从而恢复人的尊严和普遍性权利。哈维的解放政治理论虽然是以差异、生态、身体、地方等后现代主义流行术语作为主题,但他始终坚持深入到话语背后,去探寻建构这些话语的物质实践和社会政治经济权力,因此并没有远离马克思。总之,哈维认为,当前解放政治的现实可行性方案只能是在一种适当的规模之上寻求把各种特殊利益结合起来的反对普遍物化和资本统治的阶级斗争。 第六章系统评析了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得失。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来揭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规律和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将空间视角引入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批判中,从而更新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因此,哈维是从属于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的。面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挫败,以哈维为代表的晚期马克思主义始终未抛弃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目标,而以乐观主义的态度去探寻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和全人类解放的实现道路。因此从本质上说,哈维的解放政治学说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民主政治规划是分道扬镳的。当然,哈维的解放政治学说在理论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哈维对现代性的空间反思和批判对中国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结语部分主要对整个论文进行总结,并将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放置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进行评论。 本文力图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研究主题的创新。我国学术界对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总体性把握和深入研究不足,从总体上研究和把握哈维的思想恰恰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哈维建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缘由、逻辑起点及基本路径,通过与晚期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彰显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从而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科学明确的定位。第二,研究视域的创新。本文注重从全球化的视域来理解和研究哈维的空间理论,从而突显其理论的独特性及价值。哈维对空间生产的研究不仅仅着眼于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而是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全球化空间,指明了全球空间生产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资本主义凭借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空间规模内的流动和重新布展,既为过剩资本开辟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又在地理上瓦解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焕发了新的生机。正是由于哈维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研究空间生产、空间剥削以及空间解放等问题,才使他的理论相较于其他空间批判理论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感,而没有流于抽象空洞的批判。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哈维论及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涉猎了多个理论论域。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突显的全球化、城市危机、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生态环境等问题,哈维从空间视角逐一进行了分析。本文集中探讨了哈维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所形成的资本积累理论、城市理论、全球化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和解放政治理论等等。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对哈维思想的文本解读和具体阐述较多,而深入评判和分析不足,从而使论文的理论深度显得不够。再者,本文需要进一步提出并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独特性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哈维的解放政治理论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等等。这些不足之处,只能留待今后去努力弥补和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