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边际化背景下农户行为响应及其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咸宁市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边际化现象,并且有向西部蔓延的趋势。伴随着农地生产能力下降,理性农户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响应。本文在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从微观视角分析农地边际化中不同地形农户行为时空上的响应特点,对比分析不同地形农户行为响应驱动因子差异和不同调研区域的响应水平,及其对粮食安全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对正确评估农户行为响应,及其对区域粮食生产的效应,合理引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促进区域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论如下:   1.在近二十年,咸宁市农地利用的过程中旱地和水田均出现了三次边际化现象,水田和旱地边际化现象发生时间接近。三次旱地边际化起始时间均略早于水田,且丘陵地区农地边际化持续时间均长于平原地区持续时间。咸宁市第一次和第三次的边际化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第二次持续时间较长。   2.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积极响应和消极响应方式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并呈现响应方式的多样化。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三大主要驱动因子涉及到的9个原始因子是相同的,但其对不同地形农户行为响应所产生的影响度不同。平原地区农户行为响应受到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安排的影响;丘陵地区农户行为响应主要受到土地经营规模和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平原地区较丘陵地区农户的行为响应更为积极。   3.丘陵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主要受到农户的投入行为、土地流转、撂荒和退耕还林的综合影响;平原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主要受到种植行为和土地流转行为的综合影响。农户土地流转响应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内粮食产量的稳定。丘陵地区撂荒和退耕还林致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快速降低,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减少、丘陵地区资源不充足使得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幅空间不高。平原地区农户种植行为响应致使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复种指数持续下降,虽然平原地区资源丰富却未能充分合理利用导致粮食产量降低。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试卷中,作文无疑是大头中的大头,占非常大的分值比重,一直是各位高考学子非常关注的考试内容.在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下,得到较高的语文作文得分,无疑是抢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城市贫困问题也变得相对突出,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运而生。近年来,物价快速上涨
研究背景rn面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在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的总体部署中
期刊
核心素养旨在将学生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语文核心素养则将这种要求具体落实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中.从语文课堂出发,从学生核心素养角度谈起,科学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作为我国志愿者的不可或缺一部分,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志愿者中一直扮演着先锋模范的角色。随着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人数的增加和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国大学生志愿
古代诗歌与现代文学有明显差异,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知识储备量的提升,可帮助学生从容面对学习与生活,促进个人思想境界的提升.从创设意境、深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教育在本世纪初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职院校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