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F、P-gp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湘雅二医院妇产科住院的75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患者。根据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分为原发耐药组(8例)、相对耐药组(20例)、继发耐药组(14例)和敏感组(3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F和P-gp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残存瘤灶大小、化疗方案、化疗疗程和MIF、P-gp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
结果:(1)MIF阳性表现为肿瘤细胞的细胞浆和/或核染色;P-gp阳性表现为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或浆染色。
(2)MIF总阳性表达率为76.0%,在原发耐药组、相对耐药组、继发耐药组和敏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5.O%、78.6%和57.6%;P-gp总阳性表达率为49.3%,在原发耐药组、相对耐药组、继发耐药组和敏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80.0%、50.0%和21.2%。MIF和P-gp的阳性表达在原发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原发耐药组与继发耐药组、相对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原发耐药组与相对耐药组、相对耐药组与继发耐药组、继发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3)MIF与P-gp的表达有正相关性(P=0.001);MIF和P-gp在原发耐药组、相对耐药组、继发耐药组和敏感组中的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80.0%、50.0%和18.2%。
(4)对原发耐药组、相对耐药组、继发耐药组和敏感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病理分期、残存瘤灶大小和化疗疗程在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2、0.014和0.004),而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和化疗方案四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将MIF和P-gp的表达及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纳入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F和P-gp的表达(P=0.001,P=0.001)及手术病理分期(P=0.005)是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5)MIF阳性表达组与MIF阴性表达组相比,术后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P-gp阳性表达组与P-gp阴性表达组相比,术后生存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参数分析表明MIF和P-gp的表达(P=O.007,P=O.011)、手术病理分期(P=0.014)及化疗疗程(P=0.001)是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1)MIF和P-gp在上皮性卵巢癌耐药组中均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
(2)MIF和P.gp表达、手术病理分期、残存瘤灶大小及化疗疗程均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有关,其中MIF和P-gp表达及手术病理分期是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3)MIF和IP-gp的表达、手术病理分期及化疗疗程是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