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其特殊的历史、民族、宗教、经济、政治、文化等地域特点为该地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特殊的教育环境,加强对中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是新疆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和其他地区一样,新疆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也都以显性教育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育者往往更加重视直接教育目标的实现,却因为缺乏对学生的关注而忽略学生对知识内化的程度,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变成教师权威说教的模式,这种模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本应指导学生更好成长、成熟的课程,成了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也造成了老师教的费劲,学生不爱学习的尴尬局面,更不利于新疆各族中学生自觉主动践行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疆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在显、隐教育模式的结合与互补中不断探索更适合新疆地区各族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有效的补充方式,能够较准确把握新疆地区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它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标通过一定的载体渗透到中学生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愉悦的情绪和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和“怎么办”。因此,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应用将成为提高新疆地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有助于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和谐统一,更能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培养有生力量。因此,笔者从导言、隐性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隐性教育在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意义、隐性教育在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在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应用隐性教育等五个部分展开论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教育者的层面将有利于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发展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论,丰富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从受教育者的层面将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任务,实现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进而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