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古體诗用韻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4917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明末清初着名学者傅山古体诗用韵情况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全文分五部分:一、傅山研究综述,分别从生平交游、书法、绘画、学术思想、文学五个方面介绍。二、傅山古体诗用韵特点,包括傅古用韵与诗韵的关系、同字为韵、虚词为韵、韵脚用字频率统计、韵例五个方面。三、傅古合韵原因探析,包括同调合韵、异调合韵两大部分。四、傅山古体诗韵谱。五、傅山古体诗韵读。写作目的是通过对傅山古体诗用韵研究,了解傅古用韵的特点,当时诗人实际用韵的部分规则;通过傅山以方言入韵的韵例,管窥当畴方言的部分语音情沉,爲其所在地的方言史提供一定的佐证,最终爲汉语方言史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推进并完善对明末清初奇士之一——傅山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苏区文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产物,是特定社会时代背景下文艺与政治结合并实践的策略,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和文艺发展演进的规律,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传播及革
孙犁是“五四”启蒙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解放区作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他不仅成就了丰硕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且写了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批评文章。
《少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晚年的一部重要小说。它以主人公阿尔卡其的精神成长为主线,描写了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思想”的转变,反映出
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觉的研究是以人自身的五种外部感官为对象,通过人体的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收集外部世界信息的,它们分别来自人自身的耳、目、口、自、身(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