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氧体,作为一种复合氧化物,是由铁族元素和其他一种或几种适当的金属元素组成。按矫顽力大小,铁氧体可分为软磁铁氧体和永磁铁氧体两类。永磁铁氧体作为一种能够产生磁场的功能材料,目前在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钡(Ba)铁氧体和锶(Sr)铁氧体属M型磁铅石结构,且因具有较高的单轴磁品各向异性、良好的耐磨性、高矫顽力、高居里温度、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性价比等特点,是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永磁铁氧体材料。近年来,为了追求技术创新和扩大市场的需求,对M型永磁铁氧体磁性能做出的任何改善都是很有必要的,如研究对M型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或配方进行优化(包括掺杂改性或离子取代)等。本课题采用传统陶瓷法制备工艺,通过对复合添加剂(CaCO3、SiOz、H3BO3、 C12H22CaO14·H2O等)的组合使用,制备出非稀土及贵金属掺杂高性能M型永磁锶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H分析仪,对其结构、微观组织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常规添加剂和工艺条件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量的复合添加剂和铬取代量,能够改善锶铁氧体的综合磁性能。对于锶铁氧体SrFe12O19,在二次球磨时加入的复合添加剂,可使其磁性能在相对低的烧结温度下已基本能够达到FB 5B系列[Br:420±1 OmT,Hcb:262.6±12kA/m,Hcj:266.6±12kA/m,(BH)max:33.4±1.6kJ/m3]要求,即该复合添加剂对锶铁氧体SrFe12O19作用,能够得到较高剩磁的M型锶铁氧体。对复合添加剂作用的锶铁氧体SrFe(12-x,)CrxO19在一定烧结温度下,随着Cr含量的增大,其剩磁Br不断减小而矫顽力Hcj不断增大,当和无复合添加剂作用时的锶铁氧体SrFe(12_x)CrxO19进行对比,复合添加剂对其磁性能已经达到了兼顾的效果。当研究在较低烧结温度(1135~1165℃)下,复合添加剂作用的锶铁氧体SrFe11.8Cr0.2O19样品的磁性能的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剩磁Br从393.5mT增大到402.4mT,内禀矫顽力Hcj从371.0kA/m降低到353.1kA/m;对比日本TDK FB 6H系列标准产品的磁性能[Br:400±10mT, Hcb:302.4±12kA/m, Hcj:358.1±12kA/m, (BH)ma:30.3±1.6kJ/m3],在烧结温度(1135~1165℃)下制备的该样品磁性能均达到上述指标。综上所述,采用非稀土及贵金属元素掺杂可以在较低烧结温度(1135-1165℃)下获得具有较高磁性能的M型永磁锶铁氧体。本课题还对目前国内外高性能干压各向异性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对比高性能锶铁氧体制备的湿压和干压工艺,减小干压的不利影响因素,充分利用干压成型的技术优势,制备出高性能干压各向异性永磁锶铁氧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