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面试和行为面试是结构化面试的两种形式,大量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已表明二者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有效的人才选拔工具。然而结构化面试研究面临两大问题,其一是它的构念效度并不清晰,其二是两种结构化面试研究在高级岗位上的绩效预测效度差异存在不一致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情境面试和行为面试在高复杂任务上绩效预测效度差异的原因,其次对结构化面试可能测量的构念成分进行探索。本研究以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团队合作与领导行为”为研究对象,根据多位学者的任务复杂性划分标准将此行为界定为高复杂任务,以该课程中的35名同学为被试。研究一,我们根据标准化的结构化面试开发程序,开发了等同的情境面试题目和行为面试题目,并通过先验研究对两种结构化面试题目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规范的结构化面试工具。研究二,比较情境面试和行为面试对高复杂任务总体绩效预测能力的差异,并检验差异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情境面试和行为面试都能预测总体绩效,预测效度分别是.378(p<.05)和.627(p<.01),二者分别能解释总体绩效19.4%和39.3%的变异,而行为面试在预测高复杂任务总体绩效上比情境面试有效,表现为行为面试存在对情境面试的增值效度。进一步分析二者总体绩效预测能力差异的原因,我们发现行为面试比情境面试更有效地预测了绩效的子类别: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具体表现为:在任务绩效的预测上,行为面试对情境面试都存在增值效度;在关系绩效的预测上,只有行为面试能预测关系绩效。研究三,我们探索了结构化面试与社会技能、大五人格和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情境面试还是行为面试都测量到了社会技能,两种结构化面试与社会技能的回归分析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控制评价者变量的基础上,情境面试对社会技能的解释率为12.4%,行为面试对社会技能的解释率17.1%;两种结构化面试与大五人格和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及回归分析都不显著,没有测量到责任心、外倾性和核心自我评价等人格特征。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拓展了结构化面试在绩效子类别上的预测效度证据,解释了两种结构化面试在高复杂任务总体绩效预测差异的原因,并对结构化面试可能测量到的构念成分进行探索。实践意义在于,为高层次人才选拔选择恰当的面试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在增加样本量的同时,尽量使用企业人群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比较二者的差异。